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亲历乌鲁木齐7-5事件:目睹暴行更看到希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0 16:0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5日夜,一辆被焚消防车正在燃烧。新华社发(李海涛摄)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29日电 (记者毛咏)2009年7月5日晚至次日凌晨,中国西北部的乌鲁木齐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不仅忠实报道了暴行发生时的情形,还被暴行无法泯灭的人间温暖而深深感动,更见证着受伤的乌鲁木齐如何努力平抚伤口,重新迈步向前。
  当7月5日的黄昏渐渐临近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不曾料想,一场让人痛彻肺腑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了。乌鲁木齐最著名的旅游商业网点——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成为“7·5”事件的重灾区之一。20时20分许,当记者赶到二道桥附近的立交桥上时,看到的不再是熙来攘往的热闹景象,那一刻的“国际大巴扎”已变得面目狰狞:到处是四散奔逃的游客和市民,个个惊恐万状,一些商贩甚至丢弃了装满干鲜瓜果的推车狂奔。
  “大巴扎”前的马路上,隔离护栏被推倒在地,路边部分商店被砸,碎玻璃散落一地,一家烟酒专卖店被点燃,火苗正从店内沿着门框上蹿,途经此地的车辆无一幸免被一群暴徒围住追打,有的侥幸冲出包围,有的则被困住,暴徒拽出车里的人用棍棒和石块猛击……
  目睹这一场景,记者一边忍痛向编辑部打电话通报情况,一边抓紧时间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纷乱的历史时刻!
  时至今天,当我们再看这组数据时,依旧如巨石压心沉重不已:在7月5日下午至6日凌晨的骚*中,暴徒们至少砸毁、烧毁车辆260辆,其中190辆是公交车;截至7月20日,乌鲁木齐“7·5”事件已有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
  然而“7·5”事件中,除了让人痛恨的暴行之外,记者也看见了没有被残暴行径吓倒的人间关爱和温暖。
  7月5日当晚,记者在紧急救治伤员的医院采访了解到,有两位中学生在回家途中遭遇暴徒队伍,并被围攻殴打。“是走在他们队伍后面的人挡住打我的人,又有几个人把我抬到路边,使我获救的……”其中一位13岁的女学生虽伤势较重,但谈起获救的过程依旧心存感激。

  随着采访面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这样用生命救助生命的事迹在不同的民族间上演着,一张张素不相识的面孔,一声声低沉却坚定的呼唤,一个个坚强的臂膀,一扇扇陌生房门的开启,使得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得以免遭灭顶之灾。而类似这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救助在“7·5”的黑夜中成为最耀眼、最温暖的光芒,成为最让人感动的人性力量,成为人们对新疆这片土地仍旧充满希望的最温暖的支撑。
  更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欣慰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依法快速平息事态。
  2009年岁尾之际,记者踏上重访“7·5”事件重灾区之路。曾经遭受暴徒袭击和焚烧后变得面目全非的新疆通通商贸有限公司,如今已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于2009年最后一个月修葺一新重新开业;因“7·5”事件一度变得门庭冷落的二道桥“国际大把扎”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市场供应、市民生活都已无异于其他任何一个等待辞旧迎新的大中城市。
  乌鲁木齐——这个曾经受伤的城市正在努力平抚创伤,大步走进2010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5 15: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