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专家:解放军应公布核武航母规模威慑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0 16: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海军装备的092型战略核潜艇
  编者按:在21世纪头十年即将过去,下一个十年开始之际,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中美力量对比、战略关系、军事关系等,将走向何处去?本次“清华-环球论坛”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超过美国可能成现实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强国。我们很快就会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地缘政治上,在政治影响上,甚至在军事力量上,都会变成第二个大强国。但中国能否继续像现在这样快速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的依赖等等。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欧盟或者欧盟单个国家超过美国,或者俄罗斯超过美国都不太现实,只有中国发展势头超过美国才能成为现实。
  美国是世界大国,所以国际对它的影响,在国际上遭遇的困难,比我们要更多一些。在软实力方面,美国的实力在于世界,而中国是国家的实力。很难设想在未来十年,中国有一位歌星去世会像杰克逊去世一样那么轰动。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剧烈内部动荡将会持续,比如说阿富汗、巴基斯坦,还有朝鲜十年之内很难说会完全稳定。这样对中美关系形成新的考验。此外,缅甸和南中国海等,都是中美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地方。如果双方要达成军事战略互信的话,那必须两国民意基础要跟得上这样一种战略互信。跟得上政府战略互信的速度,不然的话产生两个社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对立状况。
  而在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的问题上,比如国际安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些新的国际机制建立。对此,中国应积极参与,不能让美国去做主导。
  中美关系将攻守转换
  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我们首先要看到一个未来十年的世界大背景:世界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时期---全球性的结构型变革开始。结构型变革从南北关系也好、大国关系也好,现在进入一个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美关系的变化也是这个变革进程中的一部分。
  从中美关系来说,未来十年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美签订发表《联合声明》是一个标志,指导今后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美关系的发展。“伙伴关系”一词在官方文件当中首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美发展的一个内涵。
  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美国以前不同意战略伙伴的提法,认为战略是在盟国和盟友之间,而中美之间还到不了这个层面。奥巴马上台以后进行战略对话,承认了战略关系。中美战略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从综合国力影响地位来看,几乎可以说中美之间就是一号和二号之间这么一个关系。而且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GDP来看,中国排到最前面了,但人均GDP,中国在100位之后,这个是非常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中美之间战略关系里面会有反应,会有体现。
  这次金融危机突出了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交织关系,未来十年,中美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合作也会加强,两面是同步的。未来十年中国从一个较强大国向世界强国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肯定要跟一号大国产生结构上的冲突。另一方面,双方必须保持稳定,发展合作,这就需要保证中美之间的冲突不要失控。战争不是中美双方的目标,避免战争才是目标。发生战争的现实可能性非常之小,因为双方都打不起这场战争。

  今后十年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态势,是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多年来,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美国是行动型的,而我们是反应型的。美国在很多方面是进攻型的,而我们是防御型的。未来十年当中,这种态势会发生一些转换。
  “中国责任论”是个新陷阱
  黄平(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所长):所谓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领域,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界线是模糊的。
  一些行为者主体也有一个传统和非传统的划分。传统行为者就是国家,民主国家和国家集团。传统力量可以处理传统的安全问题,如冷战、热战,传统的力量也可以处理非传统的问题,比如气候问题。但大多非传统的力量不是以国家形态出现的,如非政府组织(NGO)、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极端主义等。这种非传统力量正在兴起,他们也来处理传统的安全问题。
  中美关系中有两点或者说两个需要跨越的障碍很关键:一是双方在人权、宗教、民主、台湾、军事等问题上都是互相猜忌和防范的,这严重阻碍中美关系走向建设合作。二是在迎接共同战略伙伴的时候,要防止一个新的陷阱---中国责任论。这个责任论我觉得是非传统安全领域里面出现一个可能新的帽子,或者是紧箍咒:我们在宗教、人权、西藏问题,以及台湾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就给中国套上很重的气候领域的责任,金融领域的责任。
  因此,上述传统领域的障碍和非传统领域的障碍,是我们未来十年,甚至比较长时期内都不会容易走出来一个框架结构。
  可对美展示军事透明度
  杨毅(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中国在全球对美战略将成为新的着眼点。美国的战略思维是重势不重态,势是态势,态是现状。美国一直提“中国威胁论”,看的就是态势。美国的军事力量部署,不论是双边,还是多边的安全机制,包括对台军售,需要时就用。
  美国哲学奉行的就是如果你手中有一把锤子,到处都是钉子,想敲打谁敲打谁。现在美国担心中国成为一个锤子,反过来敲打美国。所以,对中国军事方面而言,美国最关心三个方面:核武器、太空信息作战能力和兵力。美国希望了解中国的核武器的规模,最低的核反击能力,中国航母编制的规模,战略是区域制还是全球独霸,还有中国的太空作战目标。美国对中国常常采取两面下注:一方面影响中国人的军事思维,另一方面对中国做好防范。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呢?第一、构建利益和利益平衡型,美国人相信实力,中国军事实力强大了,美国就不敢欺负。第二、自信展示透明。中国可以透露给美国:航母编队有多少个,未来十年战略导弹核潜艇达到什么规模等等。第三、变两军关系形态为稳压器。总之,中国在军事安全方面要坚持和平发展,坚持防御性的军事发展战略。▲ (本次论坛内容来自于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未来十年中美关系研讨会”。)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4 06: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