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新建大桥开裂用胶水糊上(新华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3 11:5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见过“糊弄”人的,没见过这么“糊弄”桥的!继重庆出现“楼裂裂”后,近日,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三十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欲盖弥彰的“伤疤”,让人们惊叹“豆腐渣”工程登峰造极。

   花费5000万改造闹市区便民桥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月,有市民发现,横跨秦淮河的汉中门大桥“有点不对劲”,南侧的几十根栏杆都出现裂纹,并且裂得很规则,他们担心是桥梁受力的结构出现问题,于是向媒体报料,希望相关部门立即调查。

    据了解,这项工程属于改造项目。由于施工的难度较大,工程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6月才竣工。据工程负责人称,整个项目总投资大约5000万元。去年《南京日报》在报道汉中门大桥通车新闻中称,改造后的大桥“桥面将出现12股机动车道,将明显增强桥面车流的通行率”。

    一年后30多根栏杆根部出现大裂口

    但是今年12月,陆续有附近市民发现,桥上很多栏杆出现裂痕,而且裂缝的走向有规则,与拱桥桥面的“八”字形相符合。有退休工程师看了之后担心:“这不是普通的热胀冷缩,而是结构上出现问题。桥面受力出现问题,那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啊!”

    8日,南京《现代快报》记者来到现场查看发现,大桥南侧人行道的花岗岩栏杆都出现裂纹,裂纹在栏杆的根部,约有30多根栏杆都出现了这样的裂纹。有的裂口缝隙宽到足以塞进成年男子的手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1:57:51 | 只看该作者
当地记者联系了南京市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会与桥梁维护单位联系,并称,“在没调查清楚原因前,也不敢武断下结论就是质量出问题,导致结构损坏,也有可能是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

  南京建委道歉网友斥责“雷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南京市建委目前已紧急出台汉中门大桥整改意见,并对施工单位擅自采用胶结材料封闭裂缝,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表示道歉。南京市建委表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绝不护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1:58:08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市民及时发现以及媒体的报道,南京汉中门大桥没有造成不良后果。但是不少网民还是斥责这种豆腐渣工程太“雷人”。有网友在新华网上发表评论,“周岁桥梁多处开裂竟用胶水糊,试问良心裂缝该用啥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1:58:19 | 只看该作者
见过“糊弄”人的,没见过这么“糊弄”桥的!近日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一年的汉中门大桥三十多根栏杆开裂。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欲盖弥彰。

    如此诠释“糊弄”一词,我真佩服这座“桥裂裂”。惨痛的事实是,“胶水门”这些年上演了许多出。北京5岁小女孩小叮当,在家玩耍时被壁炉砸死,调查发现,壁炉和墙体之间没有任何金属部件加固,而是用胶水粘在墙壁上。我想胶水厂家也委屈,不用胶水恐怕这糊弄早露馅了,你看各地的楼脆脆楼倒倒几兄弟的下场,傅彪早就说过,泰勒,泰勒,我们中国演员早就集体补过钙了,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没来得及为你们美国演艺界补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1:58:37 | 只看该作者
照片上看,桥裂裂有30多处伤口,有些裂口缝隙宽到足以塞进成年男子的手掌。纳税人5000万元买来的“形象工程”刚刚上岗一年就这副破落形象,地方政府的形象往哪里搁?

    不过官员的“糊弄哲学”还没有完。例如这位南京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处领导辩解,“在没调查清楚原因前,也不敢武断下结论就是质量出问题,也有可能是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还没有调查,这位官员先就急着往“热胀冷缩”理论上靠,而不是先说说不雷的话,例如质量无小事,宁抓一千个建筑商,不建一个豆腐渣,让恐慌的公众先消消气。

    糊弄一词在老百姓的方言里也叫“捣糨糊”,古代也是胶水的意思。当年有温州小商人做鞋,把硬纸板用胶水糊上,糊弄消费者;官商勾结造豆腐渣,把混凝土用胶水粘上,可不仅欺骗老百姓,还糊弄了上级、糊弄了法律、糊弄了公信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1:58:44 | 只看该作者
这“糊弄牌”胶水粘合了官和商,毒害的是全社会。当初毒奶粉一曝光,地方政府和三鹿老板也忙着糊弄,一边封杀舆论,一边花钱封口,一边开新闻发布会修补形象,用胶水往脸上贴金。最近,牵涉几千人、涉及数亿元的上海钓鱼执法案,只有两名官员因“损害政府形象”被警告,胶水裱起了政府形象,不知道能否修复了社会利益,是不是弥合了道德裂痕。

    糊弄不是万能胶、法治不是捣糨糊。现代文明是程序文明,是公权力的来源、分配、转移和运作的程序之治。单靠糊弄粘合不了民心裂缝,胶水糊的大厦更抗不了民意地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7 05:2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