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与中国山东省紧密相邻,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民间素有“可闻邻国鸡鸣犬叫” 之说。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韩中两国建交以来,韩国与山东省之间的合作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打破了冷战时期形成的隔离状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3年5月31日,在山东省投资的韩国企业达8303家,总投资额为72·6亿美元(合同额为122·5亿美元),占韩国对中国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2002年,韩国与山东省的贸易额达74·1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访问山东省的韩国游客达25万人,占访问山东省外国游客总数的34%。现在,在山东省长住的韩国侨民达5·8万人,另有2千多名韩国留学生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
山东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侨乡,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山东旅居韩国的华侨华人较多,现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韩华祖籍在山东,其中以文登、荣成、牟平、福山、寿光籍为多。
在中韩两国建交短短时间内,双方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交流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积极主动的招商活动,韩国政府的海外投资鼓励政策,韩国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由此产生的亲近感以及韩国华侨和中国朝鲜族人才的桥梁作用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韩中两国、特别是韩国与山东省共同努力的结果。
——山东成为韩国朋友居住最多的中国地区。目前,韩国在山东的常驻人员近7万人,在全国各省市中最多。
——韩国是来山东的各国游客中最多的国家。2004年1-10月,来山东旅游的韩国客人达38万人次。
——韩国在山东的加工贸易位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1-10月份,加工贸易项下与韩国进出口额达63.1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项进出口总额的28.2%,其中从韩国进口36.7亿美元,占全省的42.5%。
——韩国还是山东出访频率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韩国企业是容纳山东劳动力最多的外资企业。
自古以来,韩国与仅有一海之隔的山东地区凭借地缘优势和诸多历史契机,在双方的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3000多年以前,韩国与山东地区就开始了密切的文化、经济交流。到了韩国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也就是中国的隋唐时期,这种交流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山东地区成为当时韩中交流的中心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