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粮食现状与"涟漪效应"
编辑: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定和世界和平,因此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和关注粮食的生产、储备和安全问题。请问,目前世界粮食形势到底怎样?
魏亮:产不足消的状况仍未改变。2007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0.75亿吨,比上年增长4.6%,预计2008年世界粮食将进一步增产。但世界粮食消费继续增加,达到20.98亿吨。
此外,有限资源决定了粮食产量的上升空间不大。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即使粮价上升10%,产量也只会上升1%—2%。除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欧盟仍有少量增产空间,其它国家要提高粮食产量都将面对过度开发农田、使用转基因技术等具有争议性问题,供给增长缓慢形势短期难以改变。
再者,粮食库存将继续下降。世界粮食产量在近8年中有7年低于消费量,供求缺口由库存弥补,导致粮食库存降至历史新低,仅能满足54天全球消费。从1960年以来的数据看,世界粮食库存并不十分稳定。可分为增加、平稳和下降3个阶段:增加阶段为1972—1986年,这一阶段适逢冷战,出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考虑,库存不断增加,至1986年达历史高点,可供世界消费130天;平稳阶段为1990—1999年,这10年间世界粮食库存保持高位平稳状态,虽略有调整,但总体在可供世界消费100天左右徘徊;下降阶段为2000年至今,库存可供世界消费天数从2000年的111天下降至2007年的54天历史低点。当前,人均产量稳步回升,供求差额由负向正发展,但库存“欠账过多”,整体仍处于下降阶段。
短期来看,粮价仍难以回落。本轮粮价上涨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长,已连续上涨28个月并有继续上行趋势;二是范围广,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涉粮行业成本普遍提高;三是波动剧烈,自2005年11月以来,价格经历3次剧烈上涨,即2006年9—11月、2007年4—9月以及2007年10月至今,涨幅分别是28.2%、38.1%和44.2%;四是价格平稳期缩短,仅13个月(2004年10月—2005年11月)就进入了下一个上涨阶段。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供给增长缓慢、消费涨势迅猛,库存连年亏欠短期内难以弥补,致使价格缺乏回落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