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球:专家解析我军1962年中印之战主动后撤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19:3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做客人民网,就军史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在谈到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胜利以后,中国军队主动后撤战前的位置,对此国内很多人感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徐焰表示,当时主动后撤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从政治角度出发,中国政府在主张解决边界问题上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我们的政治立场就是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边界冲突。我们不用武力来改变边境现状。因为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有一种很复杂的情况,它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在欧洲,边界虽然经过战争有时候也会改变,但是过去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但中国历史上边界在什么地方,大部分是不清楚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造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就是天下的中心,周边都是蛮夷,这些人住的地方都是我赏赐给他的,他向我称臣纳贡,我划什么边界。因为这种概念,所以跟周围的不划边界。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遇到一个极大的难题,当时讲两个“无防”:有边无防,有海无防。没有海军,岛屿控制不了。再一个边防线在哪,很多地方不清楚。比如中印边界具体在什么地方,谁也没有划过。因为中印边界确实很复杂。历史上没有划定过,印度又很蛮横,自己划了一条线硬让中国承认,中国当然不能承认。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胜利后,我们还是主动后撤到战前的位置,我们还是要争取和平解决,这是毛**、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留下的重要财产,这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是第一个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35: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后勤供应的原因。有些人觉得当时为什么撤退,在那个地方可以继续前进,可以留下来守,这属于不了解当地供应情况。当时远远还没有通青藏铁路,而且公路还是沙土路面,连柏油路面、沥青路面都没有。那时铁路终端最近的在西宁。一辆运油车跑到边境线上再跑回来已经耗掉半车油,维持供应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在那个地方长期维持作战。所以从后勤供应来讲,速打速撤也避免被动,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是非常困难。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力量,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结束以后我们还是维持和平局面,这样的话有利于内地的建设。因此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明白,速打速撤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也可以说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3-26 08:33:35 | 只看该作者
这贴回与不回 我很纠结





















相宜本草祛痘面膜有效果吗减肥绝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3-27 08:3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是美德性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0: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