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众为何选马英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5 18: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众为何选马英九?
“两岸共同市场”战胜“反一中市场”

2008-03-25 16:49
::本报特约主笔 王扉

    周六(3月22日)晚间揭晓的台湾“总统大选”,中国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超过五成八的得票率,大胜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和苏贞昌221万票。国民党夺回了失去8年的执政权。那么,马英九为何赢得这么漂亮呢?
  马英九大胜对手

  投票结果显示,马英九、萧万长以765万8724票当选新任正副“总统”,得票率58.45%;民进党的谢长廷、苏贞昌则获得544万5239票,得票率41.55%。国民党的得票数及得票率是4次民选“总统”最高的一次。

  据笔者观察,由于在选前没出现岛内民众普遍担心的突发事件,周六的投票及开票过程也整体顺利。所以,如同笔者此前预计的,马英九大胜对手。

  笔者曾在本报2月26日的《谢长廷最后一招猜想:说“马英九是三一九枪击案指使者”》一文中指出,从当时民调结果来看,马、谢的得票率应是55%对45%左右。谢长廷想通过一个突发事件,拉近得票率甚至翻盘的可能性很低。在本报3月3日的《马英九打出选情告急牌》文中进一步分析指出,“根据台湾选民人口比例,按七成的投票率换算,马领先的10%差不多有130万票,如无意外,马铁定胜出”。

  据笔者了解,即使在国民党“立委”踢馆事件爆发之初,马英九民调大幅下滑,但马仍领先谢5%,也就是至少领先60多万票。这个票数也足以阻止绿营铤而走险动用“奥步”(歪招)了。随后,由于出现“教育部前主秘”庄国荣说脏话等事件,马的支持度又迅速回升,马、谢的支持度在投票前已拉大为58%比42%。22日的投票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当天的投票率高达76.33%,马狂胜对手220万票也在情理当中。

  “公投”投票率很低

  另外,无论是民进党所提的“入联公投”以及国民党所提的“返联公投”,都遭到台湾民众否决,两项“公投”投票率均为35%左右,都未能达到50%的门槛。

  笔者在《马英九打出选情告急牌》文中还预测,国民党将再度有技巧地操作拒领“公投票”。果然,为反制对手的临时变招(呼吁民进党支持者“入联”、“返联”两项都投,以及高调指控国民党“返联公投”玩假的),国民党在选前最后时刻公布“公投”处理办法为:号召支持者拒领“入联票”,领取“返联票”,对拒领“公投票”的民众表示尊重。

  22日投票当天,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民党前主席宋楚瑜以及前“总统”李登辉均被媒体拍到未领“公投票”。而马英九刻意选择下午投票结束前一小时去投票,投完“总统”票后只领了“返联票”。坊间传言称马的投票时间是刻意安排的。因为早上投票会对选民起到示范作用,可能拉高“公投”的投票率。岛内媒体评论,国民党这么做,选民都很清楚,就是让大家拒领“公投票”。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萧胜选后,马英九发表当选感言,说这不是马或萧个人的胜利,也不是国民党一党的胜利,是台湾的胜利,这次胜选是人民支持国民党完全执政,他会全力以赴,“用生命捍卫台湾民主”。

  扁恭喜马、萧当选

  谢长廷和苏贞昌当天晚上7点半在台北市竞选总部以深深一鞠躬,向选民道歉。谢长廷强调,这次的失败是他个人的失败,不是台湾的失败,“请大家不要为我哭泣”。他表示,将兑现承诺,退出政坛。

  谢长廷说:“台湾民众已经用选票做出决定,我们接受落选的事实,在这里要恭喜马英九和萧万长。民进党这次的表现不如预期,辜负了民众的期待,我愿意负起最大的责任。”谢长廷在全台多个选区都输给马英九,即使在民进党的大票仓高雄市也不例外。谢长廷在高雄市获得44万票,而马英九则赢得接近47万票。许多绿营支持者无法相信高雄市的选情竟然逆转,让国民党多拿了3万票,等于拥有过半市民的支持。不少绿营选民忍不住内心的怨气,在谢苏竞选总部现场黯然落泪,甚至指责民进党的不是。

  在“中选会”宣布马、萧正式当选后,“总统”陈水扁和“副总统”吕秀莲随即发表声明,恭喜马、萧当选,并且承诺将全力维持台湾政局安定,协助新的台湾领导人顺利完成政权交接事宜。另一方面,台联党主席黄昆辉指出,台联党尊重台湾民众的选择,并对新任“总统”马英九表示祝贺,期望他能在未来任期内,“持续深化台湾民主,促进族群融合、社会和谐,团结全民”。

    李登辉暗助马英九?

  据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李登辉在选举结果出炉后,神情看起来相当开朗。而在“大选”的两天前,李登辉突然表态说,他这一票,投给谢长廷。据笔者观察,李登辉当天的发言并没有号召民众支持谢。甚至都没说他的家人也将投谢。他这是预料马英九会大胜,把“自己一票”给谢长廷,也算是给“独派”一个交待。

  在“立委”选后的第二天,谢长廷即去拜见李登辉,想争取李登辉公开表态支持他。谢长廷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担心李登辉若不表态支持他,他就根本玩不下去。在整个选举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绿营各位大佬轮番出阵,劝说、预告李登辉将支持谢,但李登辉始终坚持不表态。“独派”最后甚至警告,考虑将“李登辉之友”等组织改名,可见独派和谢长廷给李的压力有多大。

  台湾长期研究绿营的政治评论员杨宪宏就表示,李登辉是被迫表态的。李是以宣布把自己的一票投给谢长廷来求得平安。否则深绿民众在选后饶不了李登辉。据笔者观察,李登辉在今次的“大选”中,一直是暗助马、萧。他让手下的大将——台联前秘书长等一干人都去给马、萧辅选。在22日投票当天,李登辉不光是不投“公投票”,还在投票后表示,希望新“总统”能使经济好转,别只拼家里的经济。这简直就是呼应马拼经济的口号,等于变相呼吁选民支持马。对于李登辉投票日的言行,绿营名嘴在当天均表示不能接受,甚至怀疑他的票可能投了马英九。

  谢还未辞党主席

  据台湾媒体报道,谢长廷22日晚间宣布会兑现承诺,退出政坛不再选举。但他并未按惯例明确宣布辞去兼任的党主席一职,给未来埋下伏笔。对于谢是否请辞党主席,谢的核心幕僚表示,要看党内形势发展,目前“先稳住党内阵脚再说”。

  过去,民进党主席多在重大败选当晚即宣布请辞,以示负责,但这次谢比较特殊,因为他自己就是候选人。民进党人士说,很多现场支持者当时已情绪失控,不断哭喊“谢长廷不要走”,若谢当时宣布请辞,可能会立刻引爆党内乱局。

  谢这一任党主席的任期仅到5月20日,党内评估,谢仍有可能暂时留任以稳定局势。谢若辞去党主席,将由民进党中常委推选代理党主席。

  知名媒体人周玉蔻表示,依照陈水扁都能连任的情况,谢长廷应该还是会连任。陈水扁这个人本来就不甘寂寞,他接下来会在党内进行斗争。陈水扁手上累积很多钱,从现在开始到5月20日为止,就是民进党内的斗争了。扁和谢的斗争,主要是看谁能争取到新潮流系,现在民进党内有实力的是陈菊,接下来谢长廷应该会辞去党主席,代理党主席不是陈菊就是叶菊兰,谢长廷应该会和陈菊结盟,干掉陈水扁。苏贞昌和游锡堃的翻身机会则已经完全没有。未来民进党可能变成一个小党,绿营可能会重新洗牌,李登辉可能会重新组一个势力,许信良、施明德也会重组。那些从民进党出来的人都是舍我其谁的架势,将来很可能会重新出现一个新的反对党。

  据笔者观察,由于谢长廷的得票率高过8年前陈水扁上台时的得票率两个百分点,谢未必需要为败选辞职。不过,也要看民进党支持者如何看待这一结果。陈水扁早在选前就宣称,他8年执政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绿化台湾”有成,“台湾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尽管扁当局贪腐无能,经济萧条,但民进党仍得到了四成多的选票,也给他的说法提供了市场。

  选民盼改善两岸关系

  笔者认为,国民党、马英九的重大胜利,有三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蓝营选民的强烈危机感,最后关头国民党喊出的“马萧救经济,请你救马萧”的告急牌奏效;二是民心思变,民进党8年执政来的内耗,让多数民众想“换人做做看”;三是民进党内多位“反助选嘉宾”(陈水扁、杜正胜、庄国荣)的激情表演,几乎吓跑了所有的中间选民以及妇女票。

  坊间有种说法是,民进党不是被国民党打败,而是被“为了台湾的下一代能有好的大环境”的普遍心愿打败。因为民众一想到民进党继续执政,就有像陈水扁、杜正胜、庄国荣之流继续在台上胡言乱语,让做父母的怎么教小孩。

  其中有舆论认为,绿色艺人大姐大江霞18日在谢营的造势活动中,痛批从海外回台支持马、萧的艺人“不是人”(说这些人赶在选举前回来投票,选后就回侨居地,呼吁民众不要把这些人当人看,反刺激这些人回来的更多),成为压垮谢营选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观察点外,这次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是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的投票。在选战打到最后环节,谢营几乎每场造势晚会的背景看板上都写着“反一中市场”,而马萧也尽全力在造势活动中为“两岸共同市场”的政见辩护、消毒。最后台湾民众的选票,没有投给“反一中市场”的谢长廷,而是尽情地投给了倡建“两岸共同市场”的马英九。正如台湾政论名嘴唐湘龙在直播节目中所评论的:台湾在经过8年的停顿、“锁关”后,终于决定开门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7:2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