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发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1 11:4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2008年3月18日

经济发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国际战略研究室  薛力  

    中国的物质稀缺问题解决了吗?答案似是而非。一方面,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物质绝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一些国人迈入了片面追求物质丰裕的误区,物质相对短缺的问题在人们欲望的极度膨胀下,愈发凸显出来。

     凯恩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计算,以2%的增长率增长,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可以翻7.5倍。这样的增长不可谓不令人满意,但物质稀缺的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呢?凯恩斯的回答是悲观的,他认为,尽管这样的增长能满足人们的“绝对需求”,但却无法满足人们的“相对需求”。也就是说,这样大幅度的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却可能无法让人“感到”满足。凯恩斯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以外的事务中”,“经济问题不是人类永远的问题”。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对此也非常清楚,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道德情操论》上,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上则只是花了一小部分精力。可以说,经济仅仅是基础,道德情操的培养才是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生活的保证。

     笔者曾经撰文说,豪车大屋是21世纪的精神鸦片。美国的生活方式不具有普适性,发达国家(如欧洲与日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措施避免走上这条道路。对中国人来说,且不说我们的人均收入才是美国的二是分之一,未来只要有一半的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能源,欧佩克的所有产量估计也没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经济现在正以8%、9%甚至是10%的速度大幅增长,但即便是这样,也跟不上中国人欲望的飞速和无止境的膨胀。套用凯恩斯的话来说,“经济问题不是中国的永恒问题”,事实上,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所有问题,相反,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以外的事务中”。

     在经济以外的事务中,重新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以缓解物质需求与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视野的世界观,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应该符合“天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这一文明绵延数千年,展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合理性。如今,当我们的经济活力被过度释放时,当我们的欲望被现代化所充分激起时,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意义也愈加明显。这不仅是个人生活快乐的来源,也是解决中国物质相对稀缺问题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1: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