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北大和社科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6 10:5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也说北大和社科院


(在刚才一个贴下面写,可只能两段,其它的都显示不出来。只好把都集中在一起,发出来)
先说一下,在下兄妹二人,均系北大出身,均考了CASS。比较有发言权。



当年放弃北大保博。若干年后,自己辛辛苦苦考了社科院。
作为曾在两个地方待过的人,个人认为社科院适合做学问、思索;北大适合休闲、谈恋爱。
在北大时教师们常讲:我们有全国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
读硕时,有位教授(我所在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在大会上讲:“北大每年有三千名硕士、六百名博士,我们缺人才吗?我们缺你吗?你以为你是谁?!”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北大,你是汪洋中不起眼的一滴水
在小院独静的社科院,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北大的食堂,饭菜多贵啊!刚入学时,穷学生。好长时间不敢去食堂吃饭。农园餐厅东北角有个五四合作社(前两年拆了),一个包子就卖1块5。我得吃4个才能饱。
三角地也常年乱糟糟。有时候在那一带排队买煎饼。当年为省钱,还经常跑去清华的食堂吃饭。
艺园的饭菜就更不用说了。
各个食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人满为患。
燕南园(正对南门的那条路,百年讲坛往南那一段)整天阴沉沉的,潮湿,粘乎乎的,古旧的建筑散发着阴气
理教楼(逸夫楼)建得像个谜宫
另:未名湖南侧的假山上,有特别多的干巴巴的死老鼠。
至于社科院,先说食堂——诸位可以翻翻我在这个论坛发的贴,多与食堂有关。如果你没有在别的学校吃过饭,请不要抱怨这里的饭菜!比这里物美价廉的食堂,北京能有几个?

到于学术,社科院哪个所不是云集全国的专家?
也许北大的教师多是从美国回来的(事实上我对在那几年接触到的教师,大多还是本土生产、或者去做个访学回来的),CASS的导师何尝没有海归?——这年头,海归意味着什么?(以我本人的经历,近20年尤其是现在的留学生,在我心中意味大多数是这样的人:书香门第、官绅之家;极少数是负笈远行的贫寒学子,而这些学子却大多在学成后留在欧美或者去了大陆以外的华裔聚居地)

再说了,现在CASS的博导,出门世界名校的,也不是少数啊

北大确实曾经有无数大师,但那都是在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运动中,一波波地倒下了。现在剩下的多是小官迷和小财迷了——当然,仍然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和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CASS只是建校晚而已,但它的专家学者,都是在成立之时由全国各大学、各行业精挑万选的专家
有的同学喜欢抬杠,仍然说北大有过辉煌的历史,而CASS没有——我也抬次杠:在“WEN GE”时期,“梁效”成员,CASS一个都没有!
再说个俗气的:为什么芙蓉姐姐成名前后,总扯PKU和TSU当虎皮,她为啥不扯社科院和中科院?
因为人们(可能也包括她本人)会觉得社科院、中科院是做学问的地方,
PKU,TSU出些怪物才正常
(注:此处绝无贬低芙蓉JJ的意思。事实上,在我心中,芙蓉JJ的自信、乐观、勇敢,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洒脱,一直让我佩服无比)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大家认为社科院和北大哪个更容易?
2009-11-04 北大: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
2009-11-13 北大:进化与伦理
2009-11-03 北大:内在形式概念的历史变迁
2009-11-1 北大:东南亚研究与东南亚华人研究
2009-10-29 北大:自然审美的环境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10-4 09: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