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考研之复试阶段2
等到复试通知下来的时候,自己差不多已经在准备毕业论文写作了。至于写的怎么样,连自己恐怕都只能说是很不满意。大概思路和结构差不多已经勾勒完毕,该看那些书都已经很清楚了。要命的是很多书图书馆里要麽是没有,要麽是不知道放哪儿了,要麽是馆藏的,自己也不晓得如何才能看到。很多东西,只能勉强凑合了。还好很多书都有电子版,从网上下下来以后慢慢看吧。资料摘下来,然后就尽可能地到图书馆找原文核对。第一手资料在学术著述中很重要。等到接到通知,上网查查,看看能不能顺便到那儿的时候借些书看看。或者在一些大点的城市里边,可以很方便的买到许多好书,虽然价钱贵了点。可谁让咱们,学这个呢?
上网上把需要的复试资料再整理一遍,打印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写出自己的复试必备。什么东西都要记得,一个也不能落下。一般情况下,自己报的那个方向,就会考哪个方向的知识,尤其是这个方向上近些年的热点问题。而且有意思的是,老师往往喜欢出自己课题方面的东西,也许是为了培养接班人考虑吧。把握这些基本上专业考试就没什么问题了。
面试环节,一般老师是不会为难学生的,只要材料足,估计过关没什么问题。老师问什么呢?恩,大概就是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这个方向,你对这个方向的研究怎么看,你都了解些什么。然后呢,老师要是对你感兴趣,可能还会问一下你的毕业论文情况,你的写作动机、思路等等。顺便说一句,倘若,这个方向人员爆满,或者需要调剂。那麽老师问你自己对那些东西感兴趣,有什麽特长和爱好时,一定要为自己得一个满分。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主要是与专业相关的东西,自己大学本科期间的积淀,简洁明了的说一下。这样,老师或者说复试导师组的成员,在考虑调剂方向和选择人员时会优先考虑的。
复试的时候,有一个外语口语,很简单的。我发现可能是老师问的问题太刺激我似的,一下子就把自己准备的那些材料给抛到脑后了。连考虑都没有,就一股脑的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而且,直接把第一个问题给忽视了。就像一瞬间大脑短路似的。听听老师怎么问:"Can you give us 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ourself?Do you like your master?Why you choose this master?"我是这样回答的“Of course .My name is liuqiang .I come from Henan University .And I choose this master ...I don`t know whether and how I like history.But the things what is clear is that ,sometimes I feel really deeply hurted by it ,sometimes I feel myself is fully filled with the feeling that named e enjoyment ."好像当时老师也蛮意外的,这小孩儿,怎麽这样啊。其实当时我根本就忘了,自己是在面试英语听说。大脑一冲血,也就顾不得那些了吧。不过还好,复试的时候虽然成绩比较低,但老师的印象还可以。总算过关了。
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我们几个都被安排在会议室里边,一个人发几张纸,然后一个人一份试卷,几道题里边自己选按要求选些。门一关老师就出去了,大家各做各的,感觉题不是挺难。我基本上都按照自己的见解去答。我也知道那些题怎样答会得高分,但复试跟初试应该不同吧。前者考的是个人对专业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后者则强调自己的的专业底蕴。这点可能关系到自己有没有可能做学问。几道题里边,因为自己每道都写得尽可能详细,尽可能地完善,结果时间反倒不大够用。令我意外但又很自然地是,自己花时间最少的最后一道题得分还不错。反倒是写的比较详细,分析的太过了的,中间那道得分不是很好。下来所长跟我说,你的那道题答的不好,很不好。呵呵,我自己一想也就明白过来了。人家问自己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看法,自己把朝鲜半岛问题来源交代的清清楚楚,还连带着把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考虑给写了进去。在对朝核问题的判断上,是多少有点过。把朝核问题的影响,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和战略考虑都写了进去,甚至还把中国以及整个东北亚乃至亚太,甚或全球的影响都写了进去。再加上对朝核问题报谨慎,乃至是较为拘谨悲观的看法,当然得分会不高。这麽敏感的话题,所长他们自然会比较在意。不过也没什么,做学问的有一是一。以后注意一点措辞和严密性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