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称华为员工坠楼事件凸显心理干预空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8 10:5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称华为员工坠楼事件凸显心理干预空白

--------------------------------------------------------------------------------

2008-03-08 08: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华为员工坠楼身亡


  前天中午,华为公司深圳坂田研发基地一名员工从华为食堂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有网友统计称,这已是近一年来华为发生的至少第五起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

  深圳


  前天中午,华为公司深圳坂田研发基地一名员工从华为食堂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当时正是用餐时间,很多员工目睹了此次事件。有网友称,据统计,这已经是华为近一年来发生的至少第五起内部员工非正常死亡事件。同事在自己眼前坠楼身亡,这样的意外事件,会不会对员工的情绪造成影响?企业有没有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这起事件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昨天,记者就这两个问题致电华为公司深圳坂田研发基地有关部门时,并未得到满意的答复,被访者也都很回避这个话题。有关专家表示: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对有关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但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在实践中也仍是空白。


  ■员工表示不清楚是否会有心理辅导


  在百度的华为贴吧,大部分帖子在谈论刚刚发生在深圳的这起员工坠楼身亡事件,以及今年2月26日发生在华为成都研究所一男性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还有员工发帖给出“华为深圳坠楼员工网上灵堂”链接,号召同事们在网上悼念。


  很多人目睹了事件发生,有人在网上发帖叙述现场情况。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上两名深圳华为公司的员工,询问他们事件发生后公司有没有安排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均表示没有,而且也不知道是否会有心理辅导。


  记者又致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事服务中心,一位先生接听电话,他也表示“不太清楚”是否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并建议记者向公司公关部询问,但直到下班时间,公关部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0:52:44 | 只看该作者
■专家建议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对相关人群进行心理干预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是一位心理干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桑志芹教授建议,跳楼、坠楼突发性的悲剧事件,会给人带来恐惧感、压力等不好的心理影响,使相关人员联想到自己的压力和困惑,从而产生情绪波动。为消除或者缓解这种影响,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应在72小时内,对“第一污染人群”进行心理干预。


  她介绍,自杀或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后,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死者的家属、同事、上司等,也包括在第一现场的同事、家人等,也就是和死者比较熟悉、关系密切的人,这些人属于“第一污染人群”。


  她表示,如果受到突发事件“污染”的人,没有及时得到心理干预,或者根本没有进行,那么,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状态就有可能变成一种病态反应“固定”下来。比如一个人经历车祸大难不死,但未得到心理干预,那么,他以后听到刹车声、碰撞声或是闻到某种气味时,就可能出现病态的紧张反应。


  在一个公司中,有员工目睹自己的同事跳楼,或者看到事故现场,这些场景今后也会在他们脑海中回放,在特定情况下,会给他们带来焦虑、恐慌的感觉和其他心理压力。


  桑教授说,突发事件心理干预要分小组,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辅导,让被干预者把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心理压力释放出来。这种心理干预最好是以团体方式进行,在一个小组之类的团体中,一个人如果听到别人也有和自己同样的状况,那么自己的紧张状态就会缓解几分,压力会有所减轻。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如实告知避免误传


  桑志芹强调,类似华为员工坠楼身亡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应该如实告诉员工发生了什么事情,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不告知或者告知不明确,员工就会自行传播,很容易出现误传,造成恐慌。


另外,她还建议大家不要通过网络等途径传播血淋淋的现场图片、视频等,看过这些影像的人员会成为二级或三级污染人群,会有恐惧感、做噩梦等反应。这种来自网络等渠道的第二手资料,同样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


  桑志芹介绍,日本一个电影明星跳楼身亡后,10天内就有20人跳楼,两个月有116人跳楼,香港著名影星、歌星张国荣跳楼后,也有十几个人跳楼。可见,名人跳楼会“传染”,会形成心理暗示。如果一个公司内的员工多次经历此类事件,也会引起连锁反应,更需要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现代社会中,那些处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人群,更易感到压力。这样的人群应该互相倾诉,彼此支持,或找相关机构进行心理辅导,有关企业也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帮助,让员工有机会去疏解、释放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不一定来自于工作,有时候也来自于家庭、恋爱、婚姻或子女的教育等,相关企业和单位应该重视对员工压力的缓解,尽快填补心理干预这块空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5:3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