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生制度要么取消,要么改回三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4 15: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 研究生制度要么取消,要么改回三年
作者:聂辉华 阅读:349 次 时间:2007-5-15 来源:白鲨在线_聂辉华官方主页_契约与组织理论学习平台
  




近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部分高校将研究生学制改回三年遭学生质疑》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该是对现行研究生制度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作为一个同时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的大学教师,我本人的观点很明确:要么取消“研究生”制度,要么将其改回三年。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对研究生的定位是什么?这实在是一个尴尬的问题。顾名思义,“研究生”当然应该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攻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进入研究机构工作。既然研究生多数不做研究,为什么要叫“研究生”?当初国家设立研究生学位,的确是为了激励少数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学术研究的。现在,不管是不需要还是不愿意,反正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不做研究了,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应该反思一下研究生制度?

美国是全世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研究生制度。美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两种:学术类硕士和专业硕士。学术类硕士不是独立的学位,而是一个过渡性学位。一个人如果要从事学术研究,必须花五六年左右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凡是学术类专业,比如经济学、数学、物理学,不会接受学生专门申请什么“硕士学位”,要读就只能读博士。在成为正式的博士候选人(博士生)之前,需要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资格考试的,学校给你一个硕士学位作为安慰奖,说明你不适合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如果一个人既想读硕士,又不想做研究,应该怎么办呢?那就去读那些非学术类的专业硕士学位,比如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等等。这些专业硕士项目通常很少给奖学金,而学术类硕士的奖学金覆盖面更广。通过将职业取向分类,美国的硕士项目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中国研究生项目在2002年左右开始大规模扩招。但是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庞大的研究生数量,却没有及时制定有效的分类政策。如果说当时的初衷是延缓大学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那么这是一个愚蠢的短见。因为增加研究生数量,只能缓和某一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接蹱而来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依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既然扩招研究生也无法缓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那么不如将研究生的学制从三年缩短为两年,这样既保持了规模,又节约了教育经费。看上去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从长远来看,教育行政部门的这一举措既无法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又降低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什么这么说?

先看就业竞争力。如果我们承认学校传授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本有正面的作用,那么任何降低教育质量的行为都不会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将三年的学制改为两年的直接后果,就是研究生第一年突击式地上完规定的课程,第二年全部用于找工作。至于写硕士毕业论文,那通常是找工作的副产品。如果原先的三年学制是合理的,那么改为两年就一定降低了教育质量和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果原先三年的学制是不合理的,或者说如果一年就可以传授足够的知识给学生,那么不断增加研究生数量的结果,就是研究生的市场平均报酬会回到三年学制的情况,并且硕士生会挤掉一部分大学生的工作,同时导致一部分博士生挤掉一部分硕士生的工作。可见,总体上,国家对研究生的增量投资将没有净收益。如果学校传授的知识是基本无用的,那么学校只需对所有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直接颁发研究生文凭,然后将其全部推向市场即可。显然,第三种假设不太合理。以上分析表明,将研究生学制从三年改为两年,总体上降低了教育质量和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再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三年学制下,硕士研究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因此在博士生学制为三年的情况下,这基本上可以弥补学术类研究生学习时间不足的缺陷,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跟美国接轨。现在硕士生学制变为两年,而博士生学制仍然大多是三年,很显然会直接降低博士生的质量。怪不得,人们会说“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学士”。我相信,在多数高校教书的老师会认同这个观点。如前所述,因为硕士生的质量降低了,所以一部分博士生在就业市场上替换了硕士生,这又是另一种对研究性资源的浪费。

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判断是:将硕士研究生学制改为两年,既降低了硕士生的就业竞争力,又损害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跟美国全面接轨,学术类硕士项目不再作为独立学位;另一种就是将硕士生学制改回三年。

如果要跟美国接轨,那么现在的硕士生规模必须缩小,否则庞大的教育经费让国家难以承受,最后必然增加了非学术类硕士生的学费负担。中国高校的校外捐赠收入比例远低于美国高校,中国学生也没有途径进入完美的资本市场,因此学费问题将难以解决。既然美国方案无法模仿,那么就只有将硕士生学制再改回三年。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不延长博士生学制的前提下,至少不会损害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无法配套提供更多师资力量的前提下,至少不会太降低非学术类硕士生的教育质量。当然,将所有的硕士生打包资助的坏处是,以牺牲少数学术类硕士生的办法支撑大部分非学术类硕士生的学业。这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令部分硕士生担忧的问题是,延长一年学制会不会耽误他们的就业?从个人角度看,假定就业形势逐年恶化,那么延长一年的确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前景。但是,从整体角度看,延长学制提高了硕士生的整体市场价值,不会对就业有任何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希望增加自己的福利,结果导致总体福利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进行协调。其实,要验证我的观点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允许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部分学生,或同一个专业的部分学校实行三年制,市场会做出理性的选择的。这一办法,或许可以作为除了取消研究生学制和改回三年制之外的第三种方案吧。




供稿:白鲨在线_聂辉华官方网站_契约与组织理论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eshar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5: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