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法学所的一些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3 22: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 我对法学所的一些了解
大学最后一个暑期,我跑了好多地方。几天没来论坛,发现有关法学所的贴子好多。不由想起自己这一年来的考研经历。
提前自报,本人是08年应届毕业生,也在今年有幸考入了社科院。现在旅行箱里还放着研院的录取通知书,准备带回家给老爸老妈检查一下。
言归正传,我也谈一下我对法学所考研的一些感悟,只是个人经历,个人感受。但还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招生简章:社科院招生简章出来晚,这是人神共知的事情。不过说其“晚”也只是建立在与部分自主招生高校对比的基础上。法学所招生专业不稳定,年年会发生变化。这为大家选取择报考带来了困难。最初我不知道有这个论坛时,在网上闲走。听人说,两年连续招生的可能性不大。当时我就有些傻眼,因我我要报考的知识产权法方向,07已经招过了。可到后来不仅招了,还是独立考卷。所以大家要有信心。简章没出来,就安心复习。另外,也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如果你不是对某专业有极强的热爱,建议可以先看,法理学与公共课,因为这三门是不会变的。再根据你的专业方向,选看民法或商法等,好像所里对这些基本法较为重视,初试不考,复试也会。大家看历年真题的结构便可以得出。
2,报考。本来这是第一个问题。但我实在认为,在网上报名交费前。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提到桌面。学术本来就是要自圆其说,即使我们看“错”了书,答题时只有胸有成竹,下笔有神。老师也不会太为难。但是报考社科院,真是有风险的。
拿我本人的经历来说。我当时“看上”的是社科院的学术氛围,和圈内成绩,还有一些些直觉。但报考后就觉风险很大。法学所历年差不多都招十人,还要好几个方向分,到最后,每个方向可能就一二个人。我是在北京参加的考试,08年89个人报考法学所,39个在北京。而北京考点有将近二十人考的是知识产权法。我当时复习的不算好。看着周边的人奋笔疾书,的确有些刺激。如果要报社科院,那么心里一定要有数。
3,复习。这个方面我没什么发言权。大三第二学期决定考研,第一学期看过相关的书。但中间荒的很厉害。到了大四第一学期。更是宁愿在网上投简历,出外面试,也不愿多看书。每天做点题。政治就看红宝书,报了海天的班也常逃课。法理和知识产权也是只看法硕教材。分数出来我自己都有点不相信。回想一下,可能是坚持的缘故。还有一点点效率啊,运气之类的因素。我高中文科学的不错,政治观点基本是个明白的,海天老师讲了好多重点,我只记过三四个,也都考出来了,考前不小心看到的东西,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所以我考试那两天一直比较开心。也不怎么紧张。法理学的真题我是辛苦搜来的,后来才知这论坛上就有,真题版有好多好多东西。大家不要怕麻烦。多发点贴子,积分就够了。看到真题是值得的。(另:我也打过电话想研院想买真题,但老师跟我说,只有近年的,而且只有初试,所以并没有意思,在此也感谢谢发真题贴的同志。)
现在回想,其实自己是在放弃自己。劝一句想考研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能凭抻题。我有个同学考政法。起早贪黑背了好多题,结果都没考中。而我只是研读教材,全面撒网。

忽然有点事,要先走了,先写到这里,关于,租房,考试,以及复试的情况,有机会再写出来。啰嗦了一堆,大家见谅

也许您还可能感兴趣:
[法学所讲座] 论程序正义
“倾听儿童声音,保护儿童权利”图片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8:0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