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毒饺子事件中方表态遭误读 日本媒体质疑结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 20: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毒饺子事件中方表态遭误读 日本媒体质疑结论http://news.QQ.com  2008年03月03日09:01   环球时报    评论5559条 日本对中国宣布毒饺子事件调查结论表达不满

输日饺子中毒调查:日媒报道损害中国产品声誉

河北查获一起日本记者试图运出甲胺磷农药案

毒饺子事件:7.5成受访日本人不再买中国食品

日本要求中国将支持其入常写入中日政治文件

两会难题你请你支招:食品药品安全

中日间的“毒饺子”事件在中方上周四表示饺子中的甲胺磷“在中国境内混入的可能性极小”(发布会实录)后,再起波澜。日本媒体上周末强烈反弹,尽管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肯定中国的态度,但一些媒体用词激烈,好像“毒饺子”事件的调查“只许日本宣判,不许中国说话”。日本共同社3月2日报道,由于日中警方就“毒饺子”事件的原因产生对立,日方认为磋商“为时尚早”,两国原定进行的食品安全磋商宣告延期。


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成了委员们争相与之合影的对象,毛新宇身边合影者站成了一排……
政协会议开幕 贾庆林作报告  
[直播两会网民听证会][网友建言][问总理]  
·我军首次公布兵力数据 陆军18个集团军
·毒饺事件中方表态遭误读 日本媒体质疑
·陈道明评艳照门事件:最恶劣的是传播者
·调查称07年下半年薪酬涨6.75% 高于CPI
·郑州一男子抢劫价值200元手机获刑11年

陈丹青:亚洲文化是盗版文化
[拍卖双规官员字画没打开][钱变成了尺度]


·口述:唐山13农民自发湖南郴州抗灾
·社会:6名少女被拍裸照强迫卖淫(组图)
·博客:史上最强的中式英语 婚姻是什么?
·军事:日称斋藤访华是中国导演的闹剧  



日媒体质疑中方结论



中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余新民2月28日宣布,“饺子中毒”事件是人为个案。而且,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由于这一结论与日本警方此前的调查结果不一致,日本警视厅迅速回应,媒体则形成激烈的对华舆论场。似乎“毒饺子”不是“双方调查”,而只能日本一方说了算。



日本媒体这几天纷纷发表长文表达不满。《产经新闻》2月29日刊文,称因为中国方面非协助的姿态让日中的合作调查失去了方向。《读卖新闻》3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从查明饺子事件真相中逃脱了吗”的社论,称中国方面通过对包装袋进行检验得知,甲胺磷可以渗透到袋子内部。这是在强调“在日本混入也是可能的”,但这种设想不能得到大多数日本人的赞同。《每日新闻》3月1日也列出了“如此落幕的话令人无法信服”的大标题。



2月29日,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记者会上公开批评中国,说 “饺子事件如果不搞清楚的话,世界都不会相信中国”。这句话被《产经新闻》放在标题上时更变成了“世界都不会相信毒饺子的中国”。



个案正在影响“中国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日都已表明,“天洋饺子”中毒事件是个案,但日本部分媒体的报道却依然把矛头对准了中国食品,让一个单独个案发酵成一类食品甚至所有中国食品的问题。《读卖新闻》在自己的网络版中开设了“中国制饺子问题”专辑。日本NHK电视台2月29日在晚间新闻中,连续播放了“饺子事件专题”,节目采访了在超市中购物的主妇,很多人表示不再购买中国食品。同时,主持人还介绍说,由于中国饺子事件的影响,在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日本产饺子皮的销售量上升了20%到30%左右。同日,日本电视台也专门讨论中国食品问题,主持人甚至提出要10年内不进口任何国家食品的极端论调。



首相福田肯定中国态度积极



在日本媒体将“毒饺子”事件升级之时,日本政府高层保持了客观与冷静。日本首相福田康夫28日晚出面对中国方面的做法给予肯定。他认为“中国警方的记者会是为了表明,中国与日本共同合作,对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中国方面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中国方面也希望尽快调查原因,划清责任。”此后,福田又在第二天的国会上表示,“这个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不仅政府之间会产生对立,国民之间也会出现对立。为此,要努力解决问题。” 日本外相也表示,“毒饺子”事件不会影响胡主席主席访日。



而实际上,日本人也并不都像部分媒体所说的那么极端。作家麻生晴一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媒体报道太过分了,有点“过剩”。其实这种事件哪个国家都有。他的感觉是中国人太不在意食品安全问题,而日本人又太在意了。



中方表态被日媒体误读



此次日本媒体对“毒饺子”事件密切报道,其中不乏一些右翼媒体借机炒作。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毒饺子”事件本该只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食品安全,在确定生产厂家没有质量问题之后,就成为刑事案件,而不应该因为发生在不同国家就上升为外交事件。但一些日本媒体对“毒饺子”事件的炒作显然超越了这两个层面。日本有些媒体在两国官方尚未得出结论时,就做定性报道,这种结论先行的报道方式不能让人苟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亚研究室主任杨伯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观日本主流媒体近期对“毒饺子”事件的报道,其中存在一些对中方表态和立场的误解。首先,中国公安部称“在中国混入甲胺磷的可能性极小”,而一些日媒将此理解为全部否认,以为中国在下此结论之后想不了了之,所以纷纷呼吁日本政府不能就此罢了,一定要查明真相。同时,杨伯江表示,一些日本媒体也意识到“毒饺子”事件对两国都造成了伤害。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造成“双输”局面。《日本经济新闻》说,日本人远离中国食品的倾向在扩大,而有中国网民提出要求日本道歉,两国的国民感情在恶化,这不符合双方利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3-3 22:00:12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保温柜,又是毒水饺,日本媒体真忙。。。。
3#
发表于 2008-3-4 13:08:35 | 只看该作者
哎~~!!!: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00: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