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教授在博客上发数篇文章抨击批评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4 11:2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师大教授在博客上发数篇文章抨击批评者

--------------------------------------------------------------------------------

2008-02-24 08:18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1月,《文艺研究》第11期,发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文章《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迷失——评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下略称“钟文”)。钟文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下略称“《嬗变》”)一书作了严厉批评,指出该书存在如下8个方面的错误:“总体架构实与名乖、文题不符”、“对中心概念不做任何明确界定或说明”、“阐释的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甚至前后矛盾”、“避重就轻、重复拉杂并且时常跳跃的论述比比皆是”、“信口开河、‘宏大’而绝对的惊人断语时时出现”、“知识不落实、阐释不到位”、“屡屡出现常识性错误”、“外语优势变成一种炫耀,有时又出现曲解或误读”。


  钟文的结论是:“从总体上说,本书(《嬗变》)内容芜杂而漂浮,实实在在的‘干货’和‘新货’不多。该书的作者身为名校教授、博导,该著又是‘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其质量显然与其身份不太相称;而允许它出版面世,这既反映出作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也说明出版部门在把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疏漏。”


  季广茂读到钟文后,于去年12月5日,将钟文贴在季的博客中,并且在钟文下贴出了季自己撰写的《做回畜生》一文。在此文中,季广茂如是说:“这种鸟人,在下一般不去理他。不理有不理的道理:跟畜生摔跤,输了,畜生不如;赢了,比畜生还畜生。总之,不是畜生,也成了畜生。……不过,这回有当一当畜生的必要,因为见过无知的,没有见过这么无知的;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见过狂妄的,没见过这么狂妄的;见过下流的,没有见过这么下流的。其知识之贫乏,其逻辑之混乱,其用心之险恶,其语言之变态,罕见。所以放下身段,做回畜生,求(原文如此)尝不可。”此后不久,季广茂在博客上又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哦的神啊,救救我们吧》、《昏话连篇·臭气熏天》、《患上脑便秘,难免满纸都是屁》、《屎壳郎搬家——走一路,臭一路》。在这四篇文章中,充斥了对钟华本人及其亲属指名道姓的侮辱、谩骂之辞,其用词之肮脏无忌,不堪卒读。


  季广茂上述对钟华批评的“回应”文章在其博客中已经张贴两个多月了。期间,季的支持者将这五篇文章贴到了网上,并附加了许多谩骂钟华的帖子,引发了一场污秽的网上口水战。因此,一篇学术批评文章惹来了“教授骂教授”的公众事件。此事件,引起《中华读书报》的关注,该报记者采访了双方当事人和数位学界人士。针对读书报记者的采访,季广茂撰写并发表了博客文章《教授与痔疮》。在此文中,季广茂如是说:“前天有家读书报社的记者打电话来采访,问我何以如此回应‘学术批评’,颇有一些责备的意味。我想说而没有说的是,对某些人的所谓‘学术批评’,破口大骂就是最好的回应。”在此文后,季广茂又陆续发表博客文章《“痔疮教授”乎?“屁眼教授”乎》、《不折不扣的屁眼教授》和《如此循环运动,简直要人性命》三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4 11:28:24 | 只看该作者
季广茂博文《不折不扣的屁眼教授》


  称某教授为屁眼教授,有人颇不以为然,甚至义愤填膺地来函斥责或威胁。以为这样就能把本人吓倒,从此噤声,实在是幼稚得可爱。在下不是宰相,没有“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肚量;不是官员,没有“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城府;不是文人,没有“闲看花开花落,漫观云卷云舒”的清雅。能做的,就是剥某人的画皮,还他屁眼教授的真实面貌。如果阁下不喜,不来这里就是,谁又对你强拉硬拽不成?


  猛然想到了李敖,忽然敬佩起他的“王八蛋理论”来:“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不妨深入学习、努力实践李敖的“王八蛋理论”:不仅骂某人“屁眼教授”,还要证明某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屁眼教授。


  今日酒足饭饱之余,于醉眼蒙眬之中,随手翻了一下屁眼教授的大作,还是早就翻过的第4页(此作翻了一个多月,才翻到第5页,因为它一地鸡毛不说,还满裤的阴虱,没有点超强的忍耐力,还真是无法抵御),赫然看见下列文字,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正如茨威坦·托多罗夫在《历史伦理学》中所写道的那样,任何文化如果不与其他文化接触,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1)没有任何注释,不知此书(或此文)是中文还是外文,出版(或发表)于猴年马月。但凡如此要紧之处,屁眼教授绝对视若无物;但凡人人皆知的常识,屁眼教授必定大注特注,表面上是显其博学,实际上是掩其无知。结果漏洞百出,落个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地丢人的下场,纯粹是自取其辱。


  (2)想问一句:这位“茨威坦·托多罗夫”就是原籍保加利亚的FaGuo理论家“Tzvetan Todorov”吗?


  (3)如果就是这位“Tzvetan Todorov”,在下可以百分之千地保证,“Tzvetan Todorov”从来没有写过以《历史伦理学》为名的著作或论文。可以去西方国家各大图书馆、GOOGLE、亚马逊网上书店、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检索,绝对不会得到任何有关“Tzvetan Todorov”、“托多罗夫”或“托多洛夫”与“historical ethics”、“ethics of history”、“历史伦理学”相关的任何信息。所以我敢断定,屁眼教授不过无凭无据地胡说八道、狐假虎威而已,满嘴里跑舌头、放大炮,本来就是此屁眼教授的强项,可惜信息时代,揭穿如此拙劣的伎俩已经变得易如反掌。(有关“Tzvetan Todorov”的出身及著述,请见文后附录。)


  如此无中生有、瞒天过海,不是以嘴巴为屁眼又是什么?称之为屁眼教授,可谓名副其实,名至实归,有何不可?


  屁眼教授在“批评”拙著时,不仅大玩“无中生有”的花招,而且大耍“有中生无”的伎俩。仅举一例,足以证明此论不虚:


  屁眼教授指责拙著没有对“‘意识形态’这一中心概念哪怕一处明确的界定”。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真的认真读过拙著(而不是貌似认真地读过),如果脸蛋子上长着的是“人眼”而不是“屁眼”或“鸡眼”,他就会看到,拙著至少有两处明确界定过意识形态:


  (1)“作为一个在某种特定利益驱动下形成的包含着欲望、情感、表征的知识系统,意识形态的内涵是极其复杂的。”智商再低,即使脑袋进屎,也能看明白,意识形态是“一个在某种特定利益驱动下形成的包含着欲望、情感、表征的知识系统”。


  (2)自知上述界定只是“实体性定义”,有其缺陷,上篇即将结束时,拙著再次界定意识形态,再三强调这是“功能性定义”,并自始至终地沿用这一界定:“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具有‘反映现实,界定情境’、‘面对现状,指引方向’、‘社会动员,付诸行动’的社会功能;同样,举凡一切观念、信念、教条、理论、哲学、世界观、价值、意见、神话、乌托邦,只要具有了这样的功能,均可以称之为意识形态。”


  这些算不算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如果不算,什么才算是“界定”?请屁眼教授举个他认为算是“界定”的例子来,让在下受教一番。


  如此“有中生无”,信口雌黄,不是以嘴巴为屁眼又是什么?称之为屁眼教授,可谓名副其实,名至实归,有何不可?


  所以,说到底,屁眼教授终究是屁眼教授,得之有方,受之无愧,何必推三挡四、扭捏作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0:0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