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为“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由副部长“带队”;下设社科类和科技类分支
本报讯 为“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专门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担任组长。陈希在浙江大学贺海波8篇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发生后,力主公开调查此事并公布调查结果。
在浙大贺海波造假事件曝光后,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
教育部此番成立的学风建设协调小组,除了由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担任副组长外,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小组成员。依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小组成员还包括人事司、高等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社会科学司、科学技术司、直属高校工作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
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主任分别由社会科学司和科学技术司司长兼任。主要职责为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研究及宣传教育;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宏观指导、督促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等。
教育部办公厅还表示,为充分发挥专家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和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组成。
■ 学术不端案例
事件1:辽大副校长陆杰荣及北师大在读博士杨伦今年刊登“陆杰荣、杨伦”的署名文章,涉嫌抄袭自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讲稿。陆杰荣作了个人检查并道歉。
事件2:今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该论文直接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的一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事件3:7月14日《成都商报》报道称,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黄庆此前公开发表的两篇署名论文涉嫌抄袭或过度引用。15日下午,西南交大校长陈春阳宣布,黄庆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问题的定性结论,决定取消黄庆教授的博士学位,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中小学违规教材明秋全部停用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制订稳妥解决方案
本报讯 教育部官方网站昨天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全面清理违规教材的通知》,称近期一些地区和中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难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对本地区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进行全面检查。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发现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要进行坚决清理,目前正在使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地区和学校,2010年秋季以前全部停止使用。不过教育部门须帮助这些地区和学校制订稳妥解决方案,确保更换教材的顺利进行。
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今后将加强对教材使用的动态跟踪管理工作,对在教材选用使用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学校和地区,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本组稿件/本报记者 郭少峰)
相关新闻:
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 以遏制学术不端
教育部:高校对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负直接责任
教育部部长: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延伸阅读
超八成受访者认为高校教师学风不正
浙大校长:将从5方面构造学风建设监控体系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将规范学术博客【 转载到QQ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