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如此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成绩还是没长进?
为什么我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但是考研成绩却不行?
为什么我们参加了那么多权威机构的辅导班,但是考研英语还是徘徊在线下?
为什么每年考研大军中那么多的牛人都败在英语上?
大家认真考虑过这几个问题吗?
是我们不努力吗?
是我们苯吗?
是我们没有看懂文章吗?
NO!
原因就是:
1,你总是在努力努力,加强基本功,却忽视了方法!
2,你总是在埋头苦干,搞题海战术,却没有总结经验!
3,你总是在备考备考,猜题压题应考,却从没有想过变被动为主动!
“考研英语发展到今天真的已经走进了一个’瓶颈‘,尤其是阅读理解A已经名副其实的变成了‘用英语包装了的考研命题组命题思维逻辑的考核’。当一份英语试卷文章和题目被翻译成中文后考生和名师们还是不知道答案选什么时,那还是在考英语吗?”
在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英语阅读成为考研成败的关键的今天,我们缺少的不是基础,不是书山题海,而是方法和技=巧!一:就拿单词来说吧,大家和网上都在推崇“循环记忆法”。就是每天记忆一定的单词量,一般是200左右,然后定期复习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其实也很不错,我以前也用过,但是考试时就发现,很多关键的单词只是面熟,具体意思就不很清楚了,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种方法的弊端有:1,每天的记忆量太大,真正掌握的不多;2,劳动强度大,很容易给人在考研复习的早期造成困难感和恐惧感;3最大的缺陷就是经过这种超强度的脑力劳动后,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认为自己单词已经记得差不多了,哪知道仅仅只是面熟而已!(可能是我自己没用功,怪不得方法。)后来,根据考研英语的特点,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后,我给自己在记忆单词方面定了如下的目标:
1, 动词方面,要作到:认得、记得、用得;
2, 形容词方面,要作到:认得、记得;
3, 名词方面,要作到:认得。这样一来既突出了重点,又减少了劳动量;既掌握了单词,又节约了时间。我特意整理出这本词汇手册,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点击下载《考研英语大纲词汇词性分类记忆法》。(文档下载栏里)
所以我觉得复习备考,一要态度端正,既要能吃苦,又要持之以恒;二要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人云亦云。二:很多考研的朋友在英语备考复习阶段是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的:单词——语法——做阅读习题,或者就是单词——做阅读习题。我也曾经用过这样的方法,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单词上,几乎考前的每个早晨都奉献给了单词,偶尔也翻翻语法书,然后每天下午两点种准时开始做英语阅读习题,接着就对对答案,好象有人说过考前要完成至少400篇的阅读习题量,我也做了不少的阅读习题,做了不少版本的习题,却都没有成功过线。也是在失败后总结经验的时候,我觉得常规方法除费时外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只能提高实际英语水平,但不能提高考研英语成绩,这有悖于我们复习迎考的初衷!于是我决定把常规的复习顺序和复习内容改改,主要是针对考研英语的要求调整一下。英语分值最大的是阅读题,失分率最多的也在阅读,于是我在阅读题上动起了主意。单词记住了,要读懂文章就还需要看懂句子,而看懂句子除了单词外又必须划分句子成分,于是我有把句子成分的划分和理解给拿下了。这样以来,考研英语的基础提高和巩固就基本搞定了,今年的英语成功过线就让我觉得传统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一定别忘了创新!于是我把英语复习顺序定位为:单词---句子---阅读三步曲;一步也不能少!三:现在的考研英语阅读题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考研英语发展到今天真的已经走进了一个“瓶颈”,尤其是阅读理解A已经名副其实的变成了“用英语包装了的考研命题组命题思维逻辑的考核”。当一份英语试卷文章和题目被翻译成中文后考生和名师们还是不知道答案选什么时,那还是在考英语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