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蕾
杰妮买房和卖房的故事,在这一年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去年5月,加入金融界失业大军后,因为有可能失去偿还房贷能力而寝食不安的杰妮,急于出手一幢位于伦敦市郊的两卧室别墅,然而,挂牌3个月一直无人问津。她只能连续两次调低挂牌价,结果还是问津者寥寥,不得不靠“失业后按揭保险”来勉强偿还房贷。
今年夏天,杰妮重新就业,公司远离住所,她再次将房子推上市场,希望能在媒体纷纷宣称经济复苏的当下,在房价刚刚出现回暖信号时,尽快换购一套更适合的住房。出乎意料的是,一个星期不到,她原先“失宠”的那套房子立刻有了买家。
房价微涨 隐忧未消
10月底,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NBS)宣布,英国10月份房价较上月上涨0.4%,尽管不及前5个月1.2%的平均涨幅,但比去年同期仍上涨2%。这是英国房价自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上升。
而英国地税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英国平均房价为158377英镑,属连续第5个月上升。自今年1月以来,英国的房屋交易量也一直在稳步上升。1月成交量为26662套(幢),9月已达到57579套(幢),比一年前高出9%。
人们欢欣鼓舞,仿佛终于看到在富时100指数几度重上5000点之后,房产市场也作出了乐观的响应。但事情远不如人们期望的那么简单,有房地产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自5月以来的复苏非常脆弱,因为影响房市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业率和房贷政策,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甚至有悲观的预测认为,英国房价将至少继续下滑10%,如果按英国历史上房地产市场周期推算,大概要到2013年甚至2017年,英国房市才能真正复原。
有刺激也有扶持
2008年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业为英国经济贡献了约2800亿英镑的总产值,其风云变幻牵动着英国的消费指数、劳动力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神经,也极大地影响着政府声誉。自金融危机去年重击英伦后,布朗内阁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短期或长期的扶持政策,某种程度上对阻止房价一泻千里和进一步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
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英国房价同比跌幅最大达到17.7%,成交量也大大下降。为刺激市场活力, 去年9月,英国政府将购房印花税的征收门槛从12.5万英镑/套(幢)提高到了17.5万英镑/套(幢)。今年4月,为加快成交速度,政府又出台了新法规,要求售房者在挂牌前必须提供完整的房屋信息,以便买家清楚了解所购房产的所有信息。
同时,英国政府大力提供保障,让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基础行业人员“有居可安”。去年,写入财政预算的扶助方案和项目名目繁多,其中包括:减免印花税,拨款65亿英镑用于公共住房建设,拨款10亿英镑援助地方政府修建廉租房。
在英国,只要年收入在6万英镑以下,在社会基础行业工作者——如教师、护士、警察,或者是首次购房者,都有资格申请享受政府提供的购房优惠。这些优惠包括:期房优惠(在房屋建造期缴纳25%~75%的资金,从而获得相应比例的产权,剩余部分以租金方式交给房屋开发商或供应商)、租房优惠(先以市场价80%的价格租用有意购买的房屋5年,等筹足资金后再买下)、社会共享优惠(以折扣价购买政府租用房,拥有其一半产权)、折扣房(以折扣价从政府手中购买自己正在租用的房屋)和一次性廉价买断优惠(由政府出资,为已经租用政府房的人购买其他面积较小的房屋)。
曾是美国房市的翻版
本世纪一开始,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就获得“开门红”,2002年,房价同比上涨高达28%,直到去年金融危机引发房价大跌,这段投资风潮期着实不短。
在那几年中,只要有几千英镑存在银行里,就有房贷业务员找上门来鼓动买房,银行以购房者年工资收入5倍的数额批准贷款额。5%首付甚至零首付都出现过,贷款方式达到近千种,甚至不用审核工资收入。这一切,让英国人产生了“人人可以买房”、“买房就有一切”的错觉,而真实的偿还能力却被抛在脑后。
而全球信贷危机来袭时,非常依赖金融服务业的英国经济顿时遭到重创,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被挫败的消费者信心,都直接打击了房地产市场,因购房者付不起按揭而被银行收回的房屋大幅上升。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下称“FSA”)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6月,仅3个月就有11054套(幢)住房因还贷困难而遭银行收回,这一数字比2007年同期3个月6476套(幢)高出近一倍。英国的情形,可说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翻版。
房贷政策收紧催生怪圈
于是,为了规范房贷市场,确保购房者有还贷能力,上月19日,即人们对经济复苏和股价、房价回升开始萌发信心时,FSA推出了更加严格管理房贷市场的政策,不但要求借贷人必须通过偿还能力测试(Affordability Test),还禁止了以前房地产经营企业盛行的“自我证明”(Self-cert)做法,后者不需要借款人提供收入证明税单等材料。FSA发言人强调,该局还会更多、更深入地干预和监管房贷市场,使之健康而有序地运行。
很显然,今后英国人申请按揭将更难了,一定程度上,这必定将影响房价的波动。因此,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市场回暖,另一方面又不能再次放纵市场、令其重蹈覆辙,这也许是英国近期一时难以摆脱的怪圈。
目前,英国的失业率并未见下降,而政府对房市的干预正在加大——包括信贷紧缩和税收可能加重(暂时提高印花税征收门槛的政策年底将到期),这两个影响房市最重要的实质性因素没有出现好消息。而英国在第三季度仍未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下降0.4%),表明消费需求可能仍将疲弱。因此,对于英国房市的前景,大多数专家都持相对悲观的态度。
当然,从另一方面看,经济低迷时期,抵押贷款的利率也可能长期较低,这又给了投资者以诱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