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合同法导致涨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 08:3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劳动合同法导致涨价?

--------------------------------------------------------------------------------

2008-01-10 08:11  来源: 海峡都市报
  前段有报道说,西门子四川公司迫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冰箱、洗衣机出厂价提高3%~5%。当时我就担心,“转嫁劳动合同法实施成本”之举会不会演化为大规模的行业性涨价,现在看来,这并非杞人忧天。


  最近,上海饮料行业近三年来首次较大规模涨价,涨价涉及绝大多数饮料品牌,涨幅在10%左右。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会长陈杰解释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1月8日《新闻晨报》)


  陈会长没有直接将涨价归咎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只是隐讳提到“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我很愿意帮他把话说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其实就是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加大了他们的用工成本,所以得想法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事实也的确如此,不然无法解释近期为什么牛奶、啤酒、饮料等行业不约而同把“用工成本增加”当作涨价的理由。


  劳动合同法真的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就我理解的劳动合同法精神而言,这些企业在小题大做。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宗旨是加重企业的违法责任,如果企业违法裁员,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之前的好几倍。劳动合同法强化了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可能的确需投入更多财力才能依法尽责。


  但不要忘了,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义务本就严重不对等,现在不过是“拨乱反正”。也就是说,企业现在在保障工人权利上增加的投入,是“还债”,怎能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呢?


  更重要的是,劳动合同法增加最多的是企业违法成本,这种成本是“可能”的成本,企业只要依法用工,高额违法成本就等于零。企业怎能把“可能”的违法成本也算到用工成本里?


  话说到这里,一些企业“转嫁劳动合同法实施成本”之举到底是何居心昭然若揭,监管部门不能被企业的振振有词所迷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07:0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