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演讲时遇袭身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8 08:4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伊斯兰堡12月27日电 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27日在首都伊斯兰堡邻近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受伤,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贝·布托是在刚刚发表演说后乘车准备离开会场时遭到枪击和爆炸袭击的。贝·布托的安全顾问拉赫曼·马利克说,贝·布托被一名男性武装人员开枪击中颈部和胸部,袭击者随后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官方的巴基斯坦电视台援引内政部官员的话说,贝·布托乘坐的车子被一名自杀式袭击者的炸弹炸毁。

事发后,贝·布托被迅速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救治。人民党官员瓦西夫·阿里·汗在拉瓦尔品第总医院说,贝·布托于当地时间18时16分(北京时间21时16分)不治身亡。

另据官方的巴基斯坦电视台报道,至少还有10人在此次爆炸袭击事件中死亡。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爆炸现场一片混乱,到处是遇难者的尸体碎片。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看守内阁总理苏姆罗在贝·布托遇刺后分别发表声明,谴责针对贝·布托的袭击事件,并要求人民保持冷静。

据巴媒体援引情报部门此前的报告报道,“基地”组织、塔利班武装和巴基斯坦激进组织派出了自杀式袭击者,追杀贝·布托。

今年10月19日,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发生两起针对刚刚结束流亡状态回国的贝·布托的爆炸袭击事件,造成14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贝·布托本人幸免于难。

贝·布托1953年生于巴基斯坦信德省,是巴已故前总理阿里·布托的长女。1986年被推选为人民党两主席之一。1988年至1996年期间,贝·布托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1997年,她被人民党选举为终身领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8:44:59 | 只看该作者

爆炸现场图片

爆炸现场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8:48:43 | 只看该作者

贝·布托 简介

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生于卡拉奇,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阿里·布托的长女。她本人曾于1988-1990年/1993-1997年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父亲阿里·布托系巴前总统、总理。1977年在军事政变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于1979年被处以绞刑。

贝-布托在政治上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她一直致力于从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改变巴基斯坦的社会面貌。作为一名女性,她在政治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信心是令人称道的。

贝-布托1953年生于卡拉奇,在巴基斯坦完成早年教育后前往美国、英国深造,并获得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位,英语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她的著作包括《外交政策透视》和自传《命运的女儿》。

1988年,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成为巴基斯坦最年轻的政府首脑,也成为穆斯林国度里的第一位女总理。作为政治世家里的长女,贝娜齐尔.布托受到了良好的政治培养。然而,在父亲被残杀、家庭被****时,她没有丝毫退缩的怯懦。站出来投入政治斗争,凭的是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和勇气。

贝娜齐尔.布托是美貌的。不过,在她那一串闪光的道路:名门之后——牛津高材生——拥有十万人的部落首领的妻子——母亲——多次当选的政府首脑背后,她再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美貌的女人,她永远身披面纱、粉面含威的形象是现代版的蒙娜丽莎。

布托家族,这个巴基斯坦政治舞台上最显赫的家族,一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27年前,为国家呕心沥血20年的前总理阿里·布托被军人政府送上绞刑架的那天,无数巴基斯坦人为之痛哭;多年以后,当勇敢的女儿贝娜齐尔·布托再次走上险恶政途并两任总理之时,全世界都为这只“铁蝴蝶”动容;然而,自从1999年贝·布托被迫流亡他乡后,这个家族又陷入了沉寂。如今,巴政府连发两道通缉令,逼着贝·布托将其政治生命做一了断。南亚这个不死的家族 还能续写传奇么?

不安心过安稳日子

18日,巴基斯坦一个法庭向流亡英国的前总理贝·布托及其丈夫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下发了一份不可保释的通缉令,罪名是贝·布托夫妇在1993年大选前向选举委员会谎报财产。今年初,布托夫妇已经收到过一份全球通缉令。此次的不可保释通缉令意味着,如果他们此刻回国,将会立即遭到逮捕。

通缉令下发后,贝·布托所属的巴基斯坦人民党立即表态,布托夫妇在1993年向选举委员会报告的财产数额绝对经得起检验。巴法庭放着那么多超级腐败的官员不去追究,非要重翻13年前的旧账,全是因为“贝·布托不愿意满足现政权提出的要求”。人民党所说的“现政权提出的要求”,指的是贝·布托夫妇彻底放弃重返政坛的企图,安安稳稳地在国外过自己的小日子。然而,经历过太多苦难的贝·布托,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今年4月和5月,她两次在伦敦会晤同样流亡海外的巴前总理谢里夫,两人一致表示要“捐弃前嫌”,誓言要在明年回国参选,将现政权拉下台。

“10%先生”祸及“铁蝴蝶”

同印度的尼赫鲁家族一样,布托家族是巴基斯坦政坛的名门望族。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曾担任过巴总统、总理。今年53岁的贝·布托曾两度出任总理,并且是第一位穆斯林国家的女总理。还是同尼赫鲁家族一样,布托家族的前行路上,也总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1977年,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回国不久的贝·布托,经历了家族的厄运。父亲阿里·布托在军事政变中被免去总理职务,并于1979年被处以绞刑。也是从这一年起,贝·布托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其中有34个月是在肮脏、黑暗的牢房中度过的,她还险些在手术台上遭到暗杀。痛苦的软禁生涯将她锤炼成了一个只为政治而生存的斗士。但这只“铁蝴蝶”的从政之路并不顺利。1988年、1993年,她两次出任政府总理,却两次因同样的原因——腐败,遭到总统的解职。而这都与贝·布托那场草率的婚姻有关。

按照巴基斯坦风俗,贝·布托的婚姻全部由她的家庭和男方家庭包办。1988年,在双方进行了近一年的“谈判”后,35岁的贝·布托才亲眼见到了未来的夫君、建筑业巨头扎尔达里。扎尔达里与布托同岁,出身于巴基斯坦南部一个阔绰的地主家庭。两人在见面后的第五天便闪电般订婚了。在举行婚礼前,布托从未和丈夫单独相处过,就算有家人在场也不相互握手。为了振奋人民党自阿里·布托身受绞刑后的低迷士气,他们有意将婚礼办成了一场热闹、隆重的“嘉年华”。当时,婚礼请柬在黑市上曾卖到上千卢比,甚至还出现了伪造的请柬。

然而,人民党内从一开始就反对这桩婚姻,他们对扎尔达里的人品表示怀疑。果不其然,在贝·布托任总理期间,“妻贵夫荣”的扎尔达里“贪名”远扬。在巴基斯坦,扎尔达里有个人尽皆知的绰号——“10%先生”。这是说他担任政府投资部部长期间,只要有公司想通过他拿到项目,就必须给他10%的回扣。后来,他甚至升格成了“30%先生”。还有消息说,想跟他见面的商人必须要出近1万美元的见面费。贪婪的丈夫最终断送了“铁蝴蝶”的政治生命。1996年,贝·布托被再次解职,扎尔达里随即被逮捕。1999年4月,贝·布托夫妇因腐败和滥用职权被判处5年监禁,并被处以860万美元罚款。贝·布托带着3个孩子开始了流亡生涯。

7年流亡生活

贝·布托将英国伦敦选为自己的流亡之地,她将英国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牛津则是她的“灵魂”所在。

在英国,贝·布托并非两手空空。据巴检察机关公布的数据,布托和丈夫共有26个国外银行账户,在英国、FaGuo、美国有14处房产,其中不乏庄园、农场,价值15亿美元。不过,她坚称,这些财产都是自己和丈夫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流亡英国期间,贝·布托还一直担任着人民党主席,时常在伦敦主持人民党高级会议,会见当地巴基斯坦人社区的知名人士,并对巴政局发表看法。她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巴政坛一支重要力量,她经常回忆家族的荣耀,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志。

几年后,贝·布托从英国搬到了阿联酋首都迪拜。有人说,这是因为英国政府冻结了她的财产,英国外交部则暗示说,那是因为她与阿联酋的联系更为紧密。贝·布托也将其领导的人民党流亡党部安置在了迪拜的一座别墅中。不过,根据与阿联酋政府达成的协议,她在阿联酋过着“失语”的生活,也就是不得在此发表任何政治声明。后来,她又在瑞士居住过一段时间,但瑞士检察机关以洗钱罪名控告了她,她再一次被迫离开。据巴官员透露,在过去7年流亡岁月中,贝·布托曾辗转流亡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西班牙和瑞士等多个国家。

2004年,扎尔达里被保释出狱,结束了长达8年的牢狱生活。3个星期后,扎尔达里飞赴伦敦,一家5口终于团聚了。多年没见过父亲的孩子甚至都记不清老爸的模样了。对这个两次让她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男人,贝·布托却依旧是痴心不改。她说她非常思念丈夫,丈夫的遭遇让她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她还引用《李尔王》的话说,“我相信是天下人负他,而非他负天下人。”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贝·布托终将杀回巴基斯坦政坛。她本人也表示,自己是为自由而战的战士,她甘愿冒险。不过,巴舆论则认为,贝·布托是在纸上谈兵,她如果真要回国,无疑是在拿自己的自由做赌博。
viva4321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7-12-28 10:13: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7-12-28 22:11:30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2: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