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位电影音乐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3 13: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约翰·威廉姆斯

  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于1932年2月8日, 生于纽约长岛,1948年随其家人迁居洛杉矶并就读于UCLA,在空军役毕后,他返回纽约进入Juilliard School深造,学习钢琴。在纽约期间他曾加入爵士乐团担任钢琴手的工作,成为一名钢琴家也是他最初的志愿。之后约翰威廉斯重返洛杉矶,并尝试为当时多位著电影配乐家,包括Bernard Herrmann,Alfred Newman,Franz Waxman,Elmer Bernstein,Henry Mancini,Jerry Goldsmith等人,担任钢琴演奏的工作,也因此渐渐走入电影音乐领域。


,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作曲。约翰·威廉姆斯以音乐风格的多样,作品的产量以及品质的精良著称,而他与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合作更是珠联璧合,使他成为现代电影配乐史上最无法让人忽视的人。约翰·威廉姆斯曾先后荣获5次奥斯卡金像奖及31次提名。他从1979年末开始,还接任了美国波士顿流行乐团的指挥职务,演出的曲目涵概了电影音乐、音乐剧、流行乐和爵士乐。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年在这部经典科幻大片中,约翰·威廉姆斯的弦乐层次铺排气象万千、错落有致,高低声效与紧绷浩然的声势,传达出一种立基于大自然情感生命力的远古圣赞,古典风雅、水晶音乐的清澈,尤其是钢琴与鼓击在弦乐间的微妙互动更是细致。该片的主题旋律在悠扬的鼓号引领下,浑然堆积起一份远古的温馨情怀,缓升攀爬的乐声营造磅礴昂扬的进行曲气势,不但带出银幕上威风凛然的视野,更因声响蕴藏的生命情感而愈发撼人心弦,弦乐与人声的庄严和声将乐章转成一种礼赞。约翰·威廉姆斯不仅营造出了壮阔大场面的震撼听觉,并且将温馨情感与原始生命力编织起来,让音乐不致落入大场面的空架子。

  《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年约翰·威廉姆斯为本片所创作的配乐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的情绪力量,无可争议地再次捧回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这部配乐是他的一次经典且突破性的转型,约翰·威廉姆斯没有使用他个人擅长的大型交响乐,反而以小提琴独奏作为整个音乐的基调,使影片的配乐呈现一种感伤的怀旧色彩,也贴切地呼应了本片中带有纪录片气质的黑白摄影风格。影片的主题旋律由小提琴、吉他、长笛和钢琴轮流演奏,渲染出不同的情绪。尤其是犹太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对影片主题与变奏的深情演绎,显得分外凄凉,让人柔肠寸断。用希伯来语清唱的犹太民歌《Yeroushalaim Chel Zahav》以无伴奏和声的形式传递出生命的坚韧与人性的尊严。


     他得到的奥斯卡提名总数达到了45项,从而超过阿尔弗雷德·纽曼(Alfred Newman),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得到提名最多的配乐人。 目前约翰·威廉姆斯已经是电影史上得到奥斯卡提名第二多的影人了,排在他前面的就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迪士尼个人共得到过59项奥斯卡提名。



      威廉姆斯还曾两度在同一届奥斯卡得到三项提名:1973年他同时入围“最佳原著配乐”、“最佳歌曲配乐”和“最佳歌曲”三个奖项;1995年他同时入围“最佳剧情类配乐”、“最佳音乐喜剧类配乐”和“最佳歌曲”三个奖项。

  最近一次约翰·威廉姆斯同时获得两项提名是在2001年,当年《人工智能》和《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的配乐双双入围,而且那年约翰·威廉姆斯还担任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乐队指挥。为此有人专门问那一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导演Michael Seligman:如果威廉姆斯获奖是不是可以想讲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因为乐队是他指挥的,他不指挥,乐队就无法奏乐提醒获奖者演讲超时了。结果Michael Seligman回答说:“不会的,我们准备了磁带,他如果超时我们会放磁带上的音乐提醒他。”当然最后磁带没有被播放,因为那年《指环王》的霍华德·肖恩击败了约翰·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于1985年、1989年以及1992年先后三次率波士顿通俗大道交响乐团巡回美国演出。他还曾率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于1990年和1993年两度赴日本做巡回演出。除了在交响乐大厅与坦格尔伍德音乐节上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之外,威廉姆斯还曾作为客座指挥与许多大型乐团合作,其中包括伦敦交响乐团、克里弗兰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以及曾与他在好莱坞碗型剧场多次合作过的洛杉矾交响乐团。威廉姆斯拥有18所大学的荣誉学位,这些学校包括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院、波士顿学院、东北大学、塔夫茨大学、波士顿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马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分校、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以及奥博林音乐学院等等。

   

     人们更加熟悉这位大师级的电影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奥斯卡的颁奖晚会上,他腼腆的捧着奖座,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在那个时候他宛如纯真快乐的孩子。而第一次感激斯皮尔伯格的时候,他就已经四十五岁了。那时候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年仅二十八。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是在一家咖啡馆,当时斯皮尔伯格嘴上还没留胡子,好莱坞没人认得他,因为只拍过电视,没有人愿意投资他拍电影《横冲直撞大逃亡》,但是他斗胆约了已经以《屋顶上的提琴手》得到奥斯卡奖的约翰,以崇拜的眼神和语气告诉这位比他大十七岁的音乐大师说他从小就很喜欢他的音乐,而且说着说着就真的一首接一首地哼唱出连约翰都已经遗忘的曲调。约翰被这位小影痴感动了,挽起袖子答应替这位小老弟跨刀,于是好莱钨由始以来最强的黄金搭档就在这样气氛如此随意的咖啡屋里诞生了。


     自约翰威廉斯成为斯皮尔伯格的御用配乐大师后,两人合作长达二十余年,是当代公认最成功的好莱坞“导演/配乐”组合,除了《横冲直撞大逃亡》,《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和《虎克船长》外,其余每一部作品皆获得奥斯卡最佳原配乐的提名,《E.T.》与《辛德勒的名单》并获得1982年和1993年的原著配乐金像奖。而《虎克船长》中的主题曲“When you are alone ”则入围当届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在听这首温柔缠绵的歌曲时,不知道有谁还会记起当年的大白鲨和印第安那琼斯。

约翰·威廉姆斯曾为90多部影片创作音乐并担任音乐总监包括:


  《星战前传》、《继母》、《拯救大兵瑞恩》(获格莱美奖)、《断锁怒潮》、《失落的世界》、《紫檀》、《安吉拉的骨灰》(获格莱美奖)、《沉睡者》、《尼克松》、《情归巴黎》、《辛德勒的名单》(获奥斯卡与格莱美奖)、《佛罗纪公园》、《小鬼当家》、《小鬼当家II》、《大地雄心》、《刺杀肯尼迪》、《霍克船长》、《无罪推定》、《生于七月四日》、《印第安纳-琼斯》三部曲(获格莱美奖)、《意外的旅客》、《太阳帝国》(获英国学院奖)、《东镇女巫》、《外星人》(获奥斯卡奖、金球奖与格莱美奖)、《超人》(格莱美奖)、《第三类接触》(格莱美奖)、《星球大战》三部曲(获奥斯卡奖、金球奖与格莱美奖)、《大白鲨》(获奥斯卡奖、金球奖与格莱美奖)、《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获奥斯卡奖)、《万世师表》、《人工智能》……


2. 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1953年8月14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但是在洛杉矶出生的他却在英国成长,接受了很扎实的古典音乐教育,然后进入皇家音乐学院攻读音乐作曲,师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古典音乐大师郭吉·里盖蒂(Gyorgi Ligeti)。然后再回到美国深造,先后在南加州大学取得作曲学位,又转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音乐硕士和博士学位。

  詹姆斯.霍纳于70年代末期转入电影界,为美国电影学院及柔格· 克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乐。在80年代末期开始崭露头角,詹姆斯.霍纳为动画片《美国鼠谭》谱写的歌曲《出门在外》(Somewhere Out There)不仅使他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更是勇夺该年度葛莱美“最佳歌曲”和“最佳电影插曲”双料大奖,从而詹姆斯.霍纳一举成名。之后,他又以《燃情岁月》、《勇敢的心》、《阿波罗十三》等一系列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建立其创作领域的霸主地位。从踏入影视创作领域至今,詹姆斯.霍纳以其唯美华丽、充满诗意的配乐风格在乐坛独树一帜。

  在1960年度的奥斯卡发奖仪式上,史诗巨片《宾虚传》(Ben-Hur)的全体主创人员曾频频起立,先后11次登台领奖。1997年,他所创作的主题曲《我心依旧》乘着《泰坦尼克号》的风浪席卷了全球,在1998年3月下旬的第70届奥斯卡颁奖现场,《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先后11次响起,伴随着永恒、浪漫的旋律,该配乐也为詹姆斯.霍纳赢得了该年的"奥斯卡"与"金球"两项大奖。 音乐界评价他的奖项源于自我剽窃主义,但不管怎样,他所创作的情感主题音乐以其优雅的旋律、强烈的情节暗示都受到了公众及电影公司的认可。

  对于电影音乐创作,霍纳有几个特别的概念,首先,他认为作曲家象画家一样,音乐只是作曲家的调色盘,音乐曲调,乐器类别,和表现格局都是这个调色盘上的颜色而已,作曲家要让画作呈现什么色彩,就会选择最适当颜料上画,素雅或缤纷,黑白或彩色,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他认为面对古典交响乐和电影音乐的创作选择,他会选择交响乐,理由很简单,作曲家可以被电影画面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可是回到键盘上作曲的时候,根本不可以天马行空去发挥,必须紧紧盯着电影画面,数着秒针和底片格数,清清楚楚地计算出音乐的起承转合。而且,电影导演留给音乐发挥的空间通常不过三五分钟而已,音乐气势才要蕴酿上扬,马上就得草草结束,实在不过瘾。

  霍纳指出,电影配乐家的角色就是以前古典音乐世界里的宫廷乐师。宫廷乐师的功能就是创作和演出曲子娱乐主子,电影配乐师根本没有自主权,音乐写得再好,导演不喜欢,就得改写,更惨的状况就是立刻被换掉,一点尊严也没有,只能把自己当成为五斗米折腰的乐师,任人使唤。

  他最新的作品是在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执导的二战史诗巨片《决战中的较量》(Enemy At The Gates)中担任配乐工作,大师詹姆斯.霍纳为影片制作了多首乐曲、合唱曲,这些带有地域性和时代特色的乐曲成功地为影片情节的发展进行了铺垫。擅长剧情片配乐的詹姆斯.霍纳,其音乐虽总力求表现剧情式张力,却坚决不将任何个人情绪放入影响音乐的公正立场。从柔顺丰沛的旋律到紧凑心悸加快的管弦乐控制,当观众面对着屏幕上残酷的战争画面时,在听觉上也有震撼的感受。除了战争场面的磅礴旋律操控之外,也可在不经意中听到詹姆斯.霍纳让战争中常见的苦涩爱情飘过,以及痛苦下所遭遇的人性尊严问题。

  主要作品年表

  - 2009 - Atlas Shrugged - 《地球颤栗》

- 2009 - Avatar - 《异次元战神》
- 2008 -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 2008 - The Spiderwick Chronicles - 《奇幻精灵事件簿》
- 2007 - The Life Before Her Eyes - 《眼前的生活》
- 2006 - All the King's Men - 《国王班底》
- 2006 - Apocalypto - 《启示录》
- 2005 - The Chumscrubber - 《我行我素》
- 2005 - FlightPlan - 《空中危机》
- 2005 - The New World - 《新世界》
- 2005 - Legend of Zorro - 《佐罗传奇》
- 2004 - The Forgotten - 《灵异拼图》
- 2004 - Troy - 《特洛伊》/(《木马屠城》)
- 2004 - Bobby Jones, Stroke of Genius - 《鲍比·琼斯:天才一击》
- 2003 - Radio - 《真情电波》
- 2003 - The Missing - 《失踪》
- 2003 - House of Sand and Fog - 《尘雾家园》
- 2003 - Beyond Borders - 《超越边界》
- 2002 - Windtalkers - 《风语者》/(《追风战士》)
- 2002 - The Four Feathers - 《四片羽毛》
- 2001 - Iris - 《艾莉丝的情书》/(《携手人生》
- 2001 - A Beautiful Mind - 《美丽心灵》
- 2001 - Jurassic Park III - 《侏罗纪公园III》
- 2000 - Dr. Seuss'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 《圣诞怪杰》
- 2000 - Perfect Storm, The - 《天摇地动(完美风暴)》
- 1999 - Bicentennial Man - 《机器管家》
- 1999 - Epic Journeys: The Great Migrations - 《大迁徙》
- 1998 - Mighty Joe Young - 《巨猩乔扬》
- 1998 - Mask of Zorro, The - 《蒙面侠佐罗》
- 1998 - Deep Impact - 《末日救未来》/(《彗星撞地球》)
- 1997 - Titanic - 《泰坦尼克号》
- 1997 - Devil's Own, The - 《致命突击队》
- 1996 - Ransom - 《赎金风暴》
- 1996 - To Gillian on Her 37th Birthday
- 1996 - Courage Under Fire - 《烈火雄心》
- 1996 - The Spitfire Grill
- 1995 - Balto
- 1995 - Jumanji - 《勇敢者的游戏》/(《野蛮游戏》)
- 1995 - Jade - 《桃色陷阱》
- 1995 - Apollo 13 - 《阿波罗13号》
- 1995 - Casper - 《小精灵》
- 1995 - Braveheart - 《勇敢的心》
- 1994 - Legends of the Fall - 《燃情岁月》
- 1994 - The Pagemaster
- 1994 -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 《燃眉追击》
- 1991 - Rocketeer, The - 《火箭人》
- 1991 - Class Action - 《法网雄心》
- 1990 - I Love You to Death - 《另外48小时》
- 1986 - Name der Rose, Der - 《魔宫传奇》

  - 1986 - Off Beat

  - 1986 - Where the River Runs Black

  - 1986 - American Tail, An - 《老鼠也移民》

  - 1986 - Aliens - 《异形》

  - 1985 - Barbarian Queen - 《伏魔神将》

  - 1985 - In Her Own Time

  - 1985 - The Journey of Natty Gann

  - 1985 - Let's Go

  - 1985 - Volunteers - 《阔少爷失威》

  - 1985 - Wizards of the Lost Kingdom

  - 1985 - Commando - 《独闯龙潭》

  - 1985 - Cocoon - 《天茧》

  - 1985 - Heaven Help Us

  - 1984 - The Stone Boy,

  - 1984 -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 - 《星际奇航记:魔宫龙虎斗》

  - 1983 - Dresser, The

  - 1983 - Gorky Park - 《高尔基公园》

  - 1983 - Space Raiders -

  - 1983 - Testament -

  - 1983 - Brainstorm -

  - 1983 - Krull - 《电光飞镖侠》

  - 1983 -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

  - 1982 - 48 Hrs. - 《48小时》

  - 1982 - 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 - 《星际奇航记:可汗的愤怒》

  - 1981 - Deadly Blessing - 《么吓鬼》

  - 1981 - Hand, The - 《提防鬼子》

  - 1981 - Wolfen - 《天狼劫》

  - 1981 - The Pursuit of D.B. Cooper

  - 1980 - Humanoids from the Deep - 《深海外星人》

  - 1980 - Battle Beyond the Stars - 《星球战役》

  - 1979 - Lady in Red, The - 《押寨夫人》

  - 1979 - Up from the Depths

  - 1978 - The Watcher


3.汉斯·季默

Hans Zimmer是近年来崛起速度十分惊人的电影配乐家,在电子合成器和传统器乐的结合上,每每展现令人震撼的个人风格,也屡次缔造令人激赏的配乐成绩,特别是在动作电影配乐方面,他独特的音乐型式已经蔚为风尚,揉合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几乎是近年来,典型好莱坞英雄主义动作电影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

  Hans Zimmer生于德国,成长过程中,足迹几乎遍布全欧洲,在移居伦敦后,与Trevor Horn,Geoff Downes组成了名为“The Buggles”的音乐工作团体,最初Hans Zimmer是一名电子合成乐的工程师,主要的工作是替他人的音乐作品做合成混音的工作,后来Hans Zimmer开始写自己的音乐,并且为一些广告片作曲,直到遇到了电影配乐家Stanely Myers(“越战猎鹿人”),在Stanely Myers的耐心指导下,Hans Zimmer开始走入电影配乐的领域,Hans Zimmer与Stanely Myers合作过很多电影配乐,比较正确的说法,或许应该说Hans Zimmer跟着Stanely Myers做了许多电影配乐,Hans Zimmer就像Stanely Myers身边的实习生,他说,Stanely Myers不爱做飞车追逐,所以那样的音乐自然全交给我了!Stanely Myers是Hans Zimmer的良师,Hans Zimmer说:“我所知道关于电影配乐工作的一切细节,都拜Stanely Myers所赐。”

  他们在伦敦成立了“Lillie Yard Studio”,Hans Zimmer一方面开始开拓电子音乐与交响器乐结合的音乐构想,并且和多位音乐工作者合作完成了许多电影配乐,其中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应该是198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的得主《末代皇帝》,不过严格说起来,《末代皇帝》并不是Hans Zimmer的作品,因为虽然Hans Zimmer参与了《末代皇帝》的制作,但是《末代皇帝》的作者应该是坂本龙一,David Byrne以及苏聪,其中坂本龙一的音乐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国内观众最熟悉的序曲则是David Byrne的作品.

  Hans Zimmer早期在英国所创作的电影音乐多半是和许多人一起完成的,而且多少带了一些玩票性质,但其中也有一些独立配乐创作的尝试,《分离世界-A World Apart》是Hans Zimmer第一部独力完成的电影配乐,这部电影在坎城影展上大出风头,Hans Zimmer自然也受到瞩目,尤其吸引了一位女士的注意,她就是导演Barry Levinson的夫人,Barry Levinson本人可能并没有看过《分离世界》,但Levinson太太可把这部电影看了八九遍之多,而且还买了原声带的CD和录音带,Barry Levinson也因此注意到Hans Zimmer的音乐,进而促成Hans Zimmer为Barry Levinson的《雨人》担任配乐,《雨人》是Hans Zimmer第一部好莱坞电影配乐,并且初试啼声即一鸣惊人,成为他个人第一部入围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隔年的《温馨接送情》虽然被金像奖忽略,但却获得葛莱美音乐奖的提名,是Hans Zimmer温馨小品音乐的代表作,接着与导演雷利史考特合作的《黑雨》,则展现了Hans Zimmer充满能量与爆发力的电子动作乐风,令许多影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0年以后Hans Zimmer揉合了电子乐与交响乐成一体的音乐渐受青睐,成功打入好莱坞电影圈,许多知名导演都陆续与他合作.除了有火热的动作电子音乐作品如《双面女蝎星》,《霹雳男儿》外,也有不少温馨优美的抒情作品如《绿卡》。1991年Hans Zimmer和导演朗霍华合作的《浴火赤子情》,展示了十分成熟的音乐技巧。在这部作品中,也可以窥见Hans Zimmer日后动作音乐风格的雏型,这样的音乐风格果然在1995年的《赤色风暴》中大鸣大放,在这部配乐中,Hans Zimmer将凛冽紧凑的电子节奏,深沉宏伟的人声,以及悲壮澎湃的管弦器乐,融合成豪情凛然的壮阔乐章,为Hans Zimmer赢得了一座葛莱美音乐奖最佳电影配乐,不仅成为Hans Zimmer作品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动作电影配乐中一部独领风骚的经典示范。

  不论是不是Hans Zimmer本人的作品,Hans Zimmer的风格和影响都处处可见,由于以动作派音乐大领风骚,动作音乐成为一般乐迷对Hans Zimmer的主要印象,不过对Hans Zimmer本人来说,做有深厚情感的音乐其实比做动作音乐更有意思,Hans Zimmer甚至说:一个音乐家一辈子大概只能写出两场最棒的飞车追逐音乐吧!照这种说法的话,Hans Zimmer的动作音乐产量恐怕老早就超出这种极限了,而且Hans Zimmer式的动作音乐在大量生产下,出现许多雷同的作品,渐渐不免也招致一些批评,认为这类音乐已渐无新意,沦为另一种制式罐头音乐,不过Hans Zimmer其实也尝试许多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温馨的《怀胎九月》,可以算是Hans Zimmer献给自己女儿的作品,而《红色警戒》的省思与《爱在心里口难开》的明媚甜美,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Hans Zimmer或许被贴上“电子动作音乐”的卷标,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只擅长写电子音乐的音乐家。

  Hans Zimmer出身自一群深具挑战与实验精神的音乐玩家,而他的配乐成品也常是和这些出色的音乐工作者,包括了交响编曲,演奏,计算机合成剪辑以及指挥家等各种人才,分工合成,协力完成,近年他们甚至组成了工作团体Media Ventures,以充满创新和领先魅力的音乐风格,掳获了不少乐迷的心,成为当代电影音乐的一股新势力,而这种团队合作,群策群力的电影配乐组合,似乎也将成为一种潮流.

  在电影《珍珠港》中,一曲《Attack》(攻击)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日本太平洋舰队攻击的序幕;在电影《角斗士》里,一曲The Battle(战役)把中世纪的血腥战场呈现了出来。雄壮、悲壮是Hans Zimmer的主旋律,除此之外,还有许《Crimson Tide》、《Hummell Gets The Rockets》(勇闯夺命岛主题曲)等音乐作品深受欢迎。

[编辑本段]

配乐作品
  - 2008 -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
- 2007 -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3: At World's End -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
- 2006 -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2: Dead Man's Chest - 加勒比海盗2:亡灵的宝藏
 - 2006 - The Da Vinci Code – 达.芬奇密码
- 2005 - Blood - (日本动漫)
- 2005 – Madagascar – 马达加斯加
- 2005 - Kingdom of Heaven – 天国王朝
- 2005 - The Ring 2 – 午夜凶铃2
- 2004 - The Last Samurai – 最后的武士
- 2004 - Shark Tale – 鲨鱼黑帮F
- 2004 - King Arthur – 亚瑟王
- 2003 – Tears of the Sun – 太阳之泪
- 2003 - Whale Rider – 鲸骑士
2002 – Spirit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 – 小马精灵
2002 - mission impossible II – 碟中谍2
2002 - The Ring – 午夜凶铃
2001 - Riding in Cars with Boys - 和男孩们一起开车
2001 - Black Hawk Down – 黑鹰坠落
2001 - Pearl Harbor – 珍珠港
2001 - Hannibal - 汉尼拔
2001 - The Pledge – 誓言
2000 - An Everlasting Piece -
2000 - Mission: Impossible II - 碟中谍I
- 2000 - Gladiator - 角斗士
- 2000 - The Road to El Dorado - 黄金国之路
- 1999 - Chill Factor - 危机专家
- 1998 - The Thin Red Line - 红色警戒
- 1998 - The Prince of Egypt - 埃及王子
- 1998 - The Last Days -
- 1997 - As Good As It Gets - 尽善尽美
- 1997 - Scream 2 - 尖声惊叫2
- 1994 - The Lion King - 狮子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0-31 15:33: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此帖真乃绝世好帖,鬼斧神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0-31 15:35: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世上本没有布裤,穿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布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0-31 15:41:09 | 只看该作者
兰州布裤,温州鞋帽协会发来贺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0-31 15:45:50 | 只看该作者
lz不哭,阳光如此灿烂,你的泪水为何如此绵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0-31 16:21:13 | 只看该作者
兰州布裤,离去的已经永远离去了,活着的还得活着,好自为之吧,这世界不是你一个苦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1:30:22 | 只看该作者
2# 快乐一天...


谢谢!~今夜要激动的睡不着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08: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