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0斤小米到位了,冯导却没到位——冯小刚离大师还差一厘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3 09: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00斤小米到位了,冯导却没到位——冯小刚离大师还差一厘米     2007-12-21 12:48:12
大 中 小
标签:娱乐/八卦
冯小刚正在向大师逼近,他就差一点点了,但这一点点既是1厘米,也是一万光年,也就是说,也许他明天就成为大师,也许永远都不会……


鹏语录:

《投名状》是一个带头大哥带着一群兄弟打仗去解决小米问题——最后死光光!



《集结号》是一个带头大哥为了一群打得死光光的兄弟——去解决小米问题!



死人的小米问题比活人的小米问题更为狡猾



可惜冯导只让我们感动,却没让我们投降



因为当500斤小米到位时,冯导却没到位



经此一战,冯导玩HI了,那些只端着木头枪参加过军训却没见过真打仗的90后小子们走出电影院时,即使没被感动哭,也快尿尿了,这比MIX或唐会里那些低音炮动静大得多,也比CS游戏拉风得多。

冯小刚可能还没听说过他少年时代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巴顿对战争的解释,我来告诉冯导:“从来没有经典的战争,经典的战争都是对上一次战争的翻版”,从这个角度,《集结号》几乎从机位到枪榴线都照搬《拯救大兵瑞恩》的做法没有问题,没有技术上的抄袭,也没有思想上的盗版。

权当是中年冯小刚向大师的一次凭吊,或者是向同行斯皮尔伯格的一次致敬。冯导请放心。



我一直认为,冯小刚是我所知的大陆范围内最聪明的导演,如果一定要用“三国”来形容他和陈凯歌、张艺谋之间的关系,他就是那个故作低调实际冰雪聪明的刘备,已光荣参加奥组会的张艺谋是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而陈凯歌,就是那个家渊深厚兵多将广但多少有点不着四六的孙策。



冯导比陈导聪明,陈导已被身边人从思想到肉体都架空了,还特美地以为自己真站在了云端之上成为神仙伯伯,听说他现在已开始学毛主席出门连钱都不带了,所以他的作品也就不太爱说人话了。



冯小刚甚至比张导还聪明,经常露出笑容随时准备跟领导一起喊“茄子”的张导现在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而不是电影艺术家,他在奥运大厦聆听着包括出租车司机在内的北京各阶层对奥运开幕式的建议,当听到那些群众们建议“开幕式可动用一帮老太太用煮饺子的锅盖抖空竹”做团体操时,一定外表虚心,内心煎熬,本来在中国导演里稳居“一哥”的他,终于千里走单骑,离艺术家越来越远,离堂会照像师傅越来越近。



冯导真的很聪明,他绝不离开电影,也绝不离开群众,那是离智慧仅1厘米的聪明呵,只隔一颗门牙的距离,他把“8个人去拯救一个士兵到底值不值”的主题变化为“一个老兵为49个人讨500斤小米值不值”是在没有基督教前提下的中国化借鉴,他从王朔那里学会了不装,也学会了装像了就是最大的不装。



别以为天天早上都能喝到蒙牛酸奶晚上喝到胶原蛋白就活大发了,其实这年头中国人谁也离不开粮食情结。



仅此,他就令我们感动,他的《集结号》也令我们感动,在一个感动比感冒难多了的时候,这个前我军某部无产阶级仓库战士,当年可以用一根粉红纱巾蒙着台灯偷偷跳贴面舞笼络住文艺女兵的浪漫情怀,现在也可以用500斤小米挠着观众们的痒痒肉,我们说,冯导的500斤小米是招人喜欢的,陈导的一个馒头是令人讨厌的,冯导已在拍电影,陈导只是在拍影视版先锋话剧。



在看完《投名状》后,我给《投名状》打了90分,我还准备给没来得及看的《集结号》打上95分,因为《集结号》故事更好——《投名状》是一个带头大哥带着一群兄弟去打仗解决小米问题,最后死光光,而《集结号》是一个带头大哥为了一群打得死光光的兄弟,去解决小米问题,活人的小米问题,和死人的小米问题,后者充满狡黠,是冯导让人佩服的情怀。



但我在看完《集结号》后只给它打了85分,因为冯导出了问题,像患了一场“艺术的前列腺炎”。他在处理“战争”和“和平”的转折关系时突然愣在那里,在炮声隆隆后却不知道怎么把粮食的问题叙述得更加哀婉细腻,像冯导这样一个细腻的人却栽在细腻上是不可原谅的,我甚至觉得冯导在拍摄过程中自己也在犹豫,那样子很像邓超突然踩到了雪地里的地雷的进退两难,是雪地里凭空长出了一根假肢。



我的意思是,战争结束了,冯导却没有从战争中结束,他花了太多力气去形容上千吨炸药的威力,就没有力气去表现500斤小米的纠缠,一个农民老兵为了500斤粮食砸进去整整一生,即使没有拯救大兵的崇高,也应该有秋菊打官司一根筋式的折腾,谷子地应该是更神神叨叨的,应该是更疯疯癫癫的,他应该挖煤矿挖得指甲流血,因为这样才真像一个爷们儿,才更像一个来自农村对粮食有着天然崇拜的爷们儿,才更能表现5000吨炸药下面500斤小米的不易。可是当谷子地最后得到500斤粮食的好消息时,根本不像是一个趴在煤堆上寻找兄弟们尸体的农民,倒像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在遥远的西伯利亚露出了感怀的表情。



这就有点搞,有点简单化,那49人找到得太容易,那500斤粮食来得太快,它们是那个时不时就出没五秒钟的漂亮小女生扮着邮差送来上级的特快专递,它一点都不浪漫,却因为简单化显得有点烂漫,走出影院,我们更多注意到的是5000吨炸药,而不是500小米,我们更多以为它是一部战争的MV,而不是情感故事片,这恰恰是冯导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斯皮尔伯格的炮弹是投在人性上的,而冯导的炮弹还只投在人肉上。有人说,境界就是一层玻璃,看得到却摸不到,这就是冯皮尔伯格和斯皮尔伯格的差距。



为什么不让那个老兵一直挖一直挖那个煤矿最后让他变成天地间硕大一个坑下面缈茫的小点,为什么影片最后不在九连墓碑前让只剩一根胳膊的号兵反复吹响集结号让谷子地不再整夜耳鸣,为什么老兵接受领导检阅时,不能像一个老式FaGuo军官为向共和国致以绝望的敬意走一段孤独的正步,背后空空荡荡,犹如千军万马,那是整整一个连49颗英勇的亡魂……



想想《拯救大兵瑞恩》里那个美国兵在尖刀插进胸口前不断求饶说“别这样,别这样,听我说……”,那种神经质的东西才是战争要的,才是真正的粮食和人性,但冯导不去制造这种神经质,却不知为什么安插了一段抗美援朝耍酷的戏,它根本没有必要出现,它和“粮食”没关系,邓超也不像50年代军官,他啃大饼时的动作很像在啃一只汉堡,他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他不合时宜地帅帅地出场时,我甚至忽然听见后排有两位女生无厘头地念叨着“孙俪”,这相当搞,相当致命。



冯导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一个故事变成了两个故事,上半身是炮弹,下半身是小米,下半身是瑞恩,下半身是秋菊,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横隔膜,让你总觉得有个地方不通畅,本来想放声大哭的时候,却不小心只是打了一个嗝,还是大饼味儿的。



所以谷子地在团长墓碑前那一段戏成为弥足珍贵,那是全部电影的经典,它不来自于斯皮尔伯格或韩国烟火师,它是原生态的,是有着军人历史的冯小刚自个儿喷出来的,带着股悲愤的大茬子味道。



但是这样的戏太少太短了,我们像少分了300斤小米,这么好一个故事遇到这么好一个导演却没有功德圆满,我们在影院里荡气回肠,出来后却空空荡荡,是在钱柜里K完歌后的感觉。



这时,《投名状》显示出更好的控制力,它讲的是一个故事,而且很快就跳出了战争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陈可辛比冯导更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兄弟反目而不是一起耍大刀片子,要的是人性的死光光,而不是人肉的光光死。



也许这就是一个文艺片导演之于喜剧片导演的微弱优势,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喜欢陈可辛。



但无论如何要向冯导致敬,我也承认上述批评是对他的苛求,我们以斯皮尔伯格的标准来要求冯皮尔伯格,却用陈可辛的标准来要求陈可辛,原因很简单,因为冯小刚拥有这个时代大陆导演中罕见的聪明,那是差一点点就抵达智慧的聪明,群众着急要他补上这一厘米。



可也许他就是一直差着这一厘米,隔着那层横隔膜,这层膜是电影审查机制的,也是冯导自察机制的,冰雪聪明的冯小刚的问题是他还琢磨着要我们去感动,其实他早无数次让我们感动过了,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跌份儿地和陈凯歌去PK谁更让我们感动,而是要在大片泛滥的时代,他得代表一个行业让中国影迷发自内心地投降,像黑泽明拍了一部《乱》,吕克贝松拍了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以冯导的聪明和勤奋,是可以在商业与艺术间辗转腾挪的。



希望冯导不要太自负,他得自个儿给自个儿吹响集结号,在张导搞奥运开幕式,陈导为《霸王别姬》情结疑似拍续集时,这个阵地上只剩你一个人了,你不捞自己,就没人捞你。



无论如何,就像我和谭飞的共识,冯小刚凭此一战已阶段性替代张艺谋、陈凯歌成为大陆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是唯一可以预测的离大师最近的大陆导演,他正在向大师逼近,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了,但一个不安的疑虑是:由于某种浮躁,这一点点,是不是永远,这一厘米,是不是一万光年。



多么好的一个故事,可是500斤小米到位了,冯导却没到位,这真遗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7: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