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喜忧参半迎候中国游客 暂限于京沪穗有钱人 国际先驱导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7 11: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喜忧参半迎候中国游客 暂限于京沪穗有钱人 国际先驱导报

为了迎接即将涌入的大量中国游客,美国各大旅游部门正在做最后的努力。

  黄女士正在准备迎接大量涌入美国的中国同胞。

  这位洛杉矶春秋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她最近与旅游车服务公司签订了增加四辆旅游大巴的合同,同时还准备把手下的导游人数从目前的10

  人增加到20人。在洛杉矶,已经做好准备的不仅只有春秋旅行社一家,以服务华人市场为主的当地众多华人旅行社纷纷扩大经营规模。

  12月11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与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正式签署中美《关于便利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美国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作为美国西海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华人聚集最多的南加州洛杉矶地区,无疑将成为众多赴美中国游客的首选。

  促销主打中文牌

  据统计,去年洛杉矶接待的中国游客约有11万人,占全美各地之首。中国这一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早就令美国旅游业眼热心跳。2006年,拥有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和好莱坞等深受中国游客欢迎景点的洛杉矶,还在北京设立了旅游办事处,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城市。

  不只是旅行社蠢蠢欲动,洛杉矶地区主要旅游景点也启动了针对中国游客的营销措施。最近,好莱坞环球影城印制了大量的中文导游地图,迪斯尼乐园更是破天荒第一次派出促销团队,参加了在中国的旅游展。

  据美国旅游协会执行副总裁博马利托透露,目前,美国旅游协会正在筹备展开一项名为“发现美国”的全球旅游推广活动,并将于2008年3月开设美国历史上第一批旅游官方网站。为了方便中国游客更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该协会还准备增设中文官方网站。

  业者忧心接待能力

  但是对于即将大量出现的中国游客,洛杉矶旅游业界喜忧参半。

  某旅游社经理顾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尽管洛杉矶地区的华人旅行社多如牛毛,但大多规模较小,加上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合格的中英文双语导游人数并不多。一旦市场突然开放,将对当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挑战。此外,从业人员的良莠不全,可能导致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从而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出于成本考虑以及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格的双语导游,美国主流的旅游公司不大可能承担接待中国游客的业务。

  美国学会算“旅游账”

  美国官方的数字显示,目前每年大约仅有30万人次中国游客赴美旅游,这与每年涌向欧洲及中国周边国家的数百万游客形成了鲜明对照,显示了美国放宽旅游限制所能释放的巨大市场潜力。而美国一直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去年在洛杉矶的中国游客每人每天平均花费198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来自其他任何地区的游客。

  但美方对中国游客抵达美国后滞留不归的担心,一直是开放对华旅游签证的瓶颈。尽管美国驻华使馆称,中国公民可自由申请旅游签证,但在实际操作中设有诸多限制,拒签率极高,迄今为止到美国的中国游客更多是以商务旅行的名义。

  旅游协会的博马利托说,美国政府一直受到旅游业压力,要求放宽对中国游客的入境限制。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巨大贸易不平衡也使美国考虑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以帮助缩小对华贸易逆差。在此背景下,两国旅游合作谈判开始渐入佳境。

  暂限于京沪穗有钱人

  “如今中国社会和经济已经有很大的发展,游客在签证到期后非法滞留美国的可能性很小。”美国旅行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诺埃尔·亨特切尔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据美国商务部旅游促进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亨特切尔透露,中美旅游协议的第一阶段将允许不到10家中国旅行社经营组团赴美旅游业务,对象很可能只限于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少数较为富裕的阶层。

  对于中国人在申请美国旅游签证方面的顾虑,博马利托说,在去年抵美的中国人中,70%的人持旅游商务签证,只要按照规定填写申请表、备齐材料,获批旅游签证并非难事,甚至无需财产证明。他说,在失败案例中,80%以上是由于申请材料不合要求。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为了便于中国游客赴美,已经在驻华使领馆增派人手,加快签证审批速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7 11:57:56 | 只看该作者

开放赴美旅游,会有怎样一幅图景?

开放赴美旅游,会有怎样一幅图景?


大概7、8年前吧,那时在纽约做电视拍广告,所以就比较留意电视里的广告作品。记得有一个食品调料广告是这样的:几个时尚女性嬉笑着走进一家餐馆,吃了那个号称“源自FaGuo”的调料之后,忘情地开怀大笑,继续聊天,一串一串往外蹦法语,旁若无人。但没多久,背景音乐骤停,只听其中一位姐们儿说:嗨,姐几个,我们是在布鲁克林哎。

美国人觉得法语比较高雅么?中国人觉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比较理想么?中国人还像过去的20年那样向往来美国淘金么?也许是,也许已经不那么是了。其实,“我们是在布鲁克林哎”。不少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一回到中国,就不适应,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也许各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吧。昨天有则新闻,说中美两国协商,要把旅游的大门再开大一点,商务部好像讨论了很久,风也吹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美国那点童真,也许迟早会被污染和被迫改变的。比如自由。一个911就让美国百姓因为“反恐”而失去了他们引以为傲的个人自由。比如在监听和窃听的问题上可以越过立法,再比如现在ON STAR除了能够监控汽车的位置,已经可以让汽车随时“怠速”了。科技在进步,自由在丧失。国家和社会制度,都只是阶段性产物。只有相对的优劣。美国三百年历史,还未发育成人,搞点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纯真是有的,规则是好的,但毕竟只是儿童游戏,等他们长大成人,他们的长辈会告诉他们,什么叫梦遗,什么叫初潮,什么叫青春期,该怎样注意发育期的生理卫生。

美国的开放与宽容,不是美国的专利。每个强盛过的国家和民族,都可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东方的一些所谓“文明古国”,哪一个未曾经历过呢?只是有些事情,现代的人未必个个去仔细琢磨,但有些人,心里还是明镜儿似的。决定社会制度的,是人,决定人的,是人性。人性趋善,人类有希望,人性趋恶,美国也照样玩完儿。越是开放与宽容,就越容易被糟践了。

这也见怪不怪了,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伴随着脏乱差。只要你去各地的唐人街看看,只要你留意中国人BBQ过后的郊外和中国钓者经常出没的池塘。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我们生为中国人,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的毕竟还是中华的血吧(起码我个人是这么看自己的)。而美国呢,美国已经是我们的国家,可能是我们即将终老的地方,特别有可能还是我们的子女将来栖息繁衍的土地。我们寄生于东西方文明的板块之间。中国人的陋习会不会污染美利坚乡里的淳朴民风,实在是个严肃的课题呢。

正因如此,我对于中国的痼疾痛心疾首但并不愤世嫉俗,并不什么都看不惯,仿佛自己浑身充满了美利坚的现代文明和优越似的。也更不会在谈到看到的那些令人心寒心痛的现象时,好像事不关己。对于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同胞,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东西方融合的图景,我更关切的是:导致和产生某些悲剧的根源何在,特别是在人性的、制度的、法律的层面,在中华的文明演进中,中国有没有足够强大内力能够较快跨过去。另外就是对美国“国家特性”的影响。

因为我们同样有理由同样也关心,全球化之下的美国,随着美国移民政策历史变迁的反反复复,特别是中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以中国人的习性和能量,美国的民风美国的社会风气,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连珠穆朗玛峰都不在话下能糟践个彻底的同胞,对美国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况且美国还面临自身的发育成长,面临资本主义自身的亏损和老化。都是问题。单纯看到和赞美美国今天的文明、制度的先进性未免太操之过急了,起码还应该关注欧美现代文明在东方文化影响下可能产生的变异,或者说似乎我们更应当防止整个人类文明的珠穆朗玛,被变成垃圾场的趋势吧。

因此,完全不必拿今天中国的丑陋、或者拿国人在美国做下的某些不文明举动和美国现代的文明比,然后愤愤不平,仿佛只有这么做才能提高全中国人民的素质或者好像自己高人一等超凡脱俗。我们似乎应该更加关注人类的共同未来:东西方文明能不能相互提升和融合,有没有取长补短的进化基因,会不会产生交叉感染,或者彼此能否形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有效习性或趋势?对于华人移民而言,无论中国美国,一个是自己的祖国,一个是现在定居之所,中美,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哥俩都好,才是人类文明的光明之途。美国舆论丑化中国和中国移民污染美国的事情都是不幸的偏执。决定哥俩能不能好的重要因素,就是看人性的善恶。所以没必要急不可耐滴就得做当下横向的比较,非拿一些个别的例子,下个“文明程度”的鉴定书。没那必要,而关切一下现在国人所欣赏和赞美的美国文明,在移民浪潮冲击下的可持续性,似乎更理性和有必要。

大批国人来美国,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美国人是否会担心大陆游客大量滞留不归呢?或者我们自己是否觉得各种移民美国的旁门左道就此洞开了呢?在我看来,更有趣的图景,恐怕是Samuel Huntington所焦虑的美国“国家特性”所面临的挑战吧。华人赴美旅游,商机无限,但会不会发生更多“华尔街骑牛”和自由女神像前“到此一游”的事情呢?难说。认识一个朋友,很多年前就开始登珠峰了。每次回来都回兴致勃勃聊他的见闻和趣事儿。这两年他还是去,但没有以前那么兴高采烈了。问他什么新感觉,他说:不能说了。为什么不能说呢?用他的话讲就是,珠峰的山脚下有些营地,都成了垃圾堆了。原本以为,只有丽江会被商业化,只有甪直古镇会被游客的弃物污染,只有布达拉宫会被盲目的朝圣和好奇拥塞,但是我没有想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会被人类旅游文明放牧般的践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5: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