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7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读博为走仕途 中国博士一半去当公务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9 15:3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士热衷“博仕”实堪忧

  博士与博仕,看似一字之差,实则有本质的区别。博士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我就不用说了;博仕则是我造的一个词,意思是用博士这顶帽子作敲门砖,谋取仕途的人。

  我这么说不是故意要巧立词汇,而是有事实根据的。据报道,去年我国培养的博士人数已突破5万人,今年继续上升,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博士授予国家。但由于供过于求,不少博士都遭遇就业难题。与多数国家博士大多进入科研教育机构工作的情况不同,我国的博士有一半当了公务员。

  如果以人口的数量来衡量,中国一年培养5万名博士,其实算不上多。问题在于博士的质量以及博士毕业后的去向。我国从2000年开始博士扩招,到2004年,在校博士生就超过了12万人,大概每4.2个硕士中能出一个博士,而美国每10个硕士才能出一个博士。由于博士大跃进,一个导师少则带两三个,多则带四五个甚至上十个的都有。这就使得博士的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相对于博士的质来说,现在博士的量显然有些太多了,从而造成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造成国家宝贵教育资源浪费的不仅有博士总体质量的不高,还有半数博士去做公务员这一事实。公务员的职业特点是什么?它是需要经验、协调和责任心的一种职业。而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走下来,一个人博士毕业后,少说也有二十七八岁了,行政经验自然谈不上。社会对博士的要求一般是有独立性和创造性,而公务员重要的是要有沟通和协调能力。另外,很多具体的行政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来的,无须发挥什么创造性,也不需要做什么决策。就算要做决策,博士也不一定比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强。没有事实证明学历与决策能力之间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何况,从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来看,并不是每个岗位上的人都必须要读到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才能胜任的。所以,除了少数专业性强的行政岗位外,博士去做公务员纯粹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但博士们尤其是那些从没离开过学校的博士们却想着法子要进公务员的队伍,这当然有工作不好找的原因,现在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已“博满为患”了。然而,另一个不必讳言的原因是,公务员的诱惑力。做官就意味着有权,而在权力还支配着社会大部分公共资源的时候,有权就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变现。相较于其他职业,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稳定性和保障性都使其对包括博士在内的许多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务员直接掌控社会的公共权力和资源,这使他们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而一旦做了官,人们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会比较有把握,不像其他职业在收入高的同时也存在高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另外,公务员有了一定职别后,随之而来的还有任其使用的专车、宽敞的住房,甚至公款吃喝、公费娱乐、公费旅游、公费出国等。有了上述种种好处,即使公务员的个人收入不属于所有职业中最高之列,但对高福利、高稳定、高权力预期的经济人来说,公务员职位不失为职业选择的“上上策”。

  按理,改革开放后,随着职业选择的拓宽,商业的发达,以及其他一系列高薪职位的出现,原本存在于社会中的官本位文化、官本位现象应该得到消除,至少程度上有所减轻。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远非如此,相反,人们对做官更加趋之若鹜,现在连高学历的博士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这里面的原因的确值得我们好好琢磨。我想,这恐怕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有关——没有打破既有权力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垄断,而是加重了权力的通吃性,市场的交易规则又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之“厚利”为权力提供了更为稳固的经济基础。加之中国读书人特有的“学而优则仕”传统心理,在全社会看重文凭和学历的情况下,博士们以“博”取“仕”也就不奇怪了。

  但社会上博士的泛滥和“博仕”的涌入终究会害了博士本身。博士声望的下降就是一个警训。所以,无论从减小教育资源浪费还是消除官本位现象出发,控制博士的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必要的。(作者邓聿文,系《学习时报》副编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5-12 16:36:58 | 只看该作者
古代的大学士、士大夫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今天的博士走仕途呢?看不出有何不妥?更何况现任国家领导人中很多都是高学历人士。
3#
发表于 2008-6-22 02:42: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不要瞎说!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中者,都是先到翰林院干编修,再从中选拔出一些人外放做官!
中国目前领导人学历多是本科学历,所谓的研究生学历都是虚假的头衔,没几个懂经济的,不会治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8 22:58:4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8-13 23:23:33 | 只看该作者
存在就是合理的,想2005年我要考研时就看到一篇报道中科院等一些知名研究单位和学校的博士在北京进了中学,未来博士进小学也是可能的,难道这不是浪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8-13 23:23:40 | 只看该作者
存在就是合理的,想2005年我要考研时就看到一篇报道中科院等一些知名研究单位和学校的博士在北京进了中学,未来博士进小学也是可能的,难道这不是浪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8-15 09:33: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3楼的观点。现在的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21 20:37:4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28 10:46:24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意白鹤及文章作者的看法。我感觉自己的博士同学中当老师的最多,去研究所的次之,去当公务员的最少,因为公务员是要考的,不是毕业了就能做的,博士在考公务员方面,不拥有比本科和硕士更多的优势(也许面试的时候有点优势,但凭博士的年龄及反应之迟钝,大多人行测是做不好的,玩不过年轻的本科和硕士)。

事实上,不是博士一半当公务员,而是公务员的一半去在职读博,导致博士群体中公务员的比例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1-28 10:47: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搞错了因果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6: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