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峡大坝是否“固若金汤”应由第三方介入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 20: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峡大坝是否“固若金汤”应由第三方介入评价

 日前,在三峡大坝上,三峡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枢纽运行管理局局长张曙光对海外媒体记者提出的“三峡大坝裂缝说”作出回应。张曙光说,受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气候干湿等因素影响,大坝表面会产生细微裂缝,裂缝长度均在3米以内、宽度仅0.1毫米,细如发丝。这些浅表裂缝通过灌浆及表面处理便可解决,对三峡大坝的结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张曙光借用游人参观大坝感言“固若金汤”一词结束了回答。(12月2日《珠江晚报》)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虽然,三峡工程建设者摸索出了许多质量保证措施,但笔者认为,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绝不是借用游人参观大坝感言 “固若金汤”一词可以形容的。因为游客的看法只是从三峡工程表象的雄伟壮观来看问题,并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所以,张曙光借用游人“固若金汤” 的说法首先是脱离了科学精神。

 虽然据资料显示,对于温度裂缝,国际标准是每1万立方米混凝土平均不超过1条裂缝。而三峡工程的温度裂缝不到国际标准的十分之一。但对于张曙光说,受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气候干湿等因素影响,大坝细微裂缝长度均在3米以内的说法是令人质疑的。早在2003年5月31日召开的三峡工程下闸蓄水及试通航新闻通气会上,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三峡大坝在连续高强度施工中,先后出现几百条裂缝,大的裂缝长达几十米(参见2003年6月3日《宁夏日报》)。可见张曙光所说的大坝“裂缝长度均在3米以内”是有很大水分的,有“粉饰太平”的嫌疑。

 诚然,对于“三峡大坝裂缝说”,近年来三峡总公司以及有关专家和官员、媒体认为三峡大坝出现几百条温度裂缝不会危及大坝安全。但我们发现这些言论都是出自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的领导者、指挥者、建设者、专家组等等口中,虽然这些人信誓旦旦大坝“固若金汤”,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地区在建坝之前就是一个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虽然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投入了100多亿资金同时进行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官方称目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有效控制不等于今后绝对不会发生任何的有关险情的出现。所以,今后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会不会诱发三峡大坝裂缝产生威胁大坝的险情,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

 事实上,计划于2009年全部完工的三峡大坝,工程造成上百万人的移民,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以及安全方面也至今仍有争论。而15年前全国人大会议在赞成和反对声音兼而有之的情况下,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十几年来,专家圈内对这一世纪工程的质疑始终没有消失。在此语境下,三峡大坝“固若金汤”仅仅是三峡总公司和官方的乐观表达,显然是不能公众、让世界信服的。

 因此,对于“三峡大坝裂缝说”应由第三方评价体系介入来向公众和世界释疑。如可以邀请世界各国顶级建筑公司、专家来对三峡大坝的安全性论证。因为,“第三方”有很强的自主性、独立性,可对有关方面的“粉饰太平”予以反驳。同时,“第三方”由于不涉及利益关系,可以对三峡工程质量有一个真实的评价。现在,三峡公司官员又回应“三峡大坝裂缝说”,称其固若金汤。笔者以为,我们不妨就请第三方评价体系来对“三峡大坝裂缝说”进行一个公正的裁判,如果评价结果三峡大坝果然是固若金汤,那么,我们就应大声的告诉世界:三峡工程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家园的勇气和自信,也是三峡工程回馈给人民的幸福和希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7-12-3 21:09:5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5 00: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