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将核查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1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就业了,就业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西北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赵冬冬发的一个网帖,让“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
  湖南情况如何?9月22日至25日,省教育厅将对部分高校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核查,核查对象主要是报送就业率在90%以上的高校。
  打电话去用人单位了解情况
  今年,我省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36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和湖南一样,全国各省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部分高校或高校员工为了完成就业率指标,采取了一些让毕业生“被就业”的手段,比如西北政法大学赵冬冬一事。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称,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联合调查,发现赵冬冬“被就业”一事,主要责任人是学校辅导员。
  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有无弄虚作假的情况?省教育厅表示,将对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核查。核查期间,将听取高校关于2009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情况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包括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升学通知书、参加政府项目的材料、应征入伍的材料等;核查组还将会同高校工作人员,随机抽取被核查高校10名毕业生就业信息和5家该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查实相关情况。
  发现“被就业”将一票否决
  “被就业”现象的存在,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就业率不准确,由此可能让政府相关部门误判形势,从而影响教育的正常发展。此外,“被就业”还会给相关毕业生带来不少麻烦,就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优惠政策无法享受,有时还要缴纳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事代理费。

  事实上,“被就业”一词自诞生之日起,全国就有不少网友纷纷跟帖列举自己或朋友“被就业”的经历,甚至还有应届生反映,学校要求每人必须交一份由用人单位盖章的就业证明,否则就不能毕业。本报也曾关注过我省个别高校就业率存在水分的问题。
  昨日记者采访了省内数位高校就业办负责人,他们大多表示“被就业”只是个案。
  “被就业”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7月27日回应说,高校一旦出现了就业率造假,就对该高校的就业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就业率统计发布方式应改革
  业内人士介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上造假,也有其无奈的地方。因为,就业率与学校获得的拨款、招生指标、专业设置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何避免就业率造假?有专家认为,毕业生就业率不能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教育管理部门发布,应该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中介机构,对每所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评价进行调查。
  来源:潇湘晨报 记者胡力丰 通讯员罗惠文 长沙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3:46 , Processed in 0.42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