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Jiabao对欧元区三巨头重申: 中国将增强汇率弹性
回应来者不善的欧盟“施压团”,中国总理温Jiabao对欧元区三巨头重申,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增强汇率弹性。
尽管没有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松口,但温Jiabao同时表示,中国充分注意到欧方对汇率问题的关切,并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以逐步解决国际经济失衡问题。
温Jiabao是在第十次中欧峰会举行期间,与卢森堡首相、欧元区财长会议轮值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以及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阿尔穆尼(Joaquin Almunia)会晤时,发表上述谈话。
与以往相比,本次峰会举行前,双方的分歧比过去更为突出。不断加速的贸易失衡情况,让欧盟对中国的态度转趋强硬。
数据显示,2006年欧中贸易赤字达到1280亿美元(约1845亿新元),今年这个数字被认为可能膨胀到1700亿美元。
贸易失衡也开始改变欧洲社会对中国的观感,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本周的一篇文章,欧洲的“中国蜜月期”已经结束。
FaGuo、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民调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欧洲公众对中国的正面看法下降了15%到20%。
尤其让欧盟感到焦虑的是,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脱勾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开始缓慢但稳步升值。反之,人民币对欧元却贬值了8%。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昨天则在北京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时,不能专注在人民币和美元的关系方面。
然而,与本周一(26日)中国副总理吴仪与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针锋相对的火药场面相比,中欧领导人昨天的会谈气氛似乎融洽得多。
特里谢形容,与中方的会谈气氛“友善”而且“正面”。
据新华社报道,通过这次峰会,中欧将建立副总理级高层经贸合作机制和高层金融合作机制,以解决双方之间的贸易和金融问题。
这一跨部门的机制有三项任务:讨论双边的经济发展战略;协调解决双边经贸发展遇到的问题;研究重点合作领域的规划、任务和项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昨晚举行记者会介绍,中欧双方领导人同意在明年3月之后正式启动上述机制,双方将加紧工作使该机制早日建立,至于机制如何运转,还需双方进一步探讨。
中欧贸易近年间增长迅速。2003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05年,又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173亿美元。今年九个月,双方贸易额接近于去年全年水平,超过了2500亿美元。今年全年,中欧贸易额料将接近3500亿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