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线教师仅10% 教学名师应名副其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6 15:5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0位获奖者中一线教师仅10人
  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名单近日引发社会热议。据媒体报道,100位获奖者中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10人,担任书记、校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90%。这一结果有违高校教学名师评选的初衷,是当前高校行政化的又一生动例证。
  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无疑是件好事,目的是鼓励教授上讲台,鼓励名师为本专科学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尽管官方并未公布这100名名师的职务、身份,但有媒体、网友自发统计表明,这些所谓的“名师”中很多都不在教学一线,个别人甚至“10年内几乎没有上一门本科课程”。这样不上讲台能成为教学“名师”,成为高等教育的引领者,示范的究竟是其“高超”的教学水平,还是其手中的行政权力?
  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官僚化、衙门化的不良风气愈演愈烈。一些学术上稍有建树的学者,都积极竞聘系主任、院长、校长等行政职务。一些教师坐上校长、院长的位子后,常年不进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远了。这里面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也有各种利益的诱使。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划拨,项目申请,职称、荣誉、奖项的评定等都是由行政主导。一个普通教授也许拿项目不容易,可如果当了科技处长,项目、资金全都有了。
  高校承担了一些科研任务,但其主要工作始终是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用于教书育人。是不是名师,关键看他直接培养了多少优秀学生,为教学工作付出了多大努力。即便是从科研的角度讲,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追求学术自由、学术真理,才是名师应该具备的精神境界。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也不在大官,而在有多少大师。“名师官员化”与“官员名师化”都与高校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教育事业要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及早摆脱行政权力的过度干扰。高校应给教师创造更适合专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授安心三尺讲台,让那些学生真正欢迎的教师享受应有的待遇和荣誉。另一方面,教授本身也应该摆正位置,把主要精力从做项目、谋官职转向给学生授业解惑。如此,我国高校才能离现代大学越来越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01: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