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发表不给博士学位"不合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6 09:5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报道,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去年4月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告诉大家,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内地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培养)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按照每年“生产”博士的数量,仅仅用了1/4个世纪的时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博士生产”的第一大国。稍早前,我国科技人员在2007年发表期刊论文为7.8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19.6%,三五年之内,从第五第四跃居世界第一。
    双双超越,双双第一,喜耶忧耶,等我们在世界上做出实质上骄人的贡献再说吧。现在只说博士生培养中关于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不合理。现在绝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都要求博士生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才能够得到博士学位。“核心期刊”又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特等。如果没有在这些“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哪怕修完了课程并且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也通过了,还是不能获得博士学位。
    学位教育是我们从西方国家学来的,西方国家在学位教育方面至今做得比我们好很多。他们并没有必须在什么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要求。欧美一些研究做得很好的博士,并没有把博士学位论文拿出去发表。但是他们的工作论文已经为同行所知,已经被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收藏。另外一个因素,按照欧美博士生培养的惯例,作者已经在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向同行报告过自己的研究,并且和他们有所讨论。而且因为他们进行的是开创性研究,即使没有发表,他们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还是很多——— 这也是我知道他们的原因。学者一般都倾向于发表他们的著述,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与论著发表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得出不发表成为刊物铅字就没有水平的结论。君不见,百年以来获得最高荣誉的世界数学家——— 俄罗斯斯捷克洛夫研究所的格利戈里·佩雷尔曼,他在证明庞加莱猜想这个当代数学第一问题过程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就没有向学术刊物投稿,而只是把自己的提纲式论文贴在网上。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从网上看到佩雷尔曼的提纲式论文,马上就知道,困扰世界数学界一百多年的庞加莱猜想终于被攻克了。假如佩雷尔曼这个天才是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做出攻克庞加莱猜想的成果,那么按照“没发表不给学位”的明规则,他连获得博士学位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假设推理”让我们知道,“发表”的上述规定——— 说得轻一点,实在是形式主义的杰作。所以我郑重建议,大学不要硬性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在什么刊物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且把它作为获得博士学位的前提。鼓励发表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变成前提就没有道理了。我们已经非常辛苦地建立了全国性的学位论文库,如果要参考和引用,在那里参考,往那里引用,就已经合乎学术规范了。

    我们现在这样硬性规定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养肥了那些“核心刊物”还是其次,孳生和催生出的学术腐败已经尽人皆知,真是不谈也罢。
    逻辑上稍许说得过去的一种情况,是有关大学和学术机构对于自己组织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术判断没有信心,于是把把关的责任交给“核心刊物”。但是没有人会承认是出于这种考虑,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不会争着上博士点了。都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现在违背这个祖训的情况太多。
    报道还说,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指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读到这里我就想,如果我们的学官对于“超英赶美”至今仍然念兹在兹,只怕中国的教育发展难以乐观。但愿上述报道里面引用的这个句子并不准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16:59 , Processed in 1.406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