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职的征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6 09:4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年一度的求职季节又到了,这次是我们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了,而且一下就推上去两拨人(04、05级硕士同一年毕业),这个舞台都快站不下了。因为今年是天大百年不遇的“大小硕之争”,再加上本科生今年毕业的就有近万人。有些朋友在不断的“笔试-鄙视”的轮回之中逐渐失去信心,甚至发出“和外校相比,天大学生只能做分母!”的感叹。
    对于这种感叹,我的看法是:“天大学生一样可以做分子!”前一段时间我的好友Adam拿到了玛氏的offer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么?而且远的不说,就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他们中还有拿到:
    四大、ICI、招总行、中化、渣打、Motorola、马士基、IBM、联合利华、P&G、施耐德、陶氏、ABB、西门子等公司offer的。
    当看到标题,有人一定会觉得我是个面霸,那么他错了!其实我就面试过三家公司。因为IBM是我暑期实习的公司,12月份没有面试也拿到了offer。今年本来就“僧多粥少”,为了攒rp(人品)就没有“海投”。因为已经感受到了IT业的蓝色巨人IBM的魅力,所以只是选了其他三个自己心仪的行业和其中leadingcompany来争取了一下,他们是宝洁;四大的普华永道;金融的花旗。虽然横跨四个行业,但在求职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下面我想把自己经验总结一下:
     
    求职中的两个最核心问题:
    在任何一个求职的过程中,面试官都是围绕两个核心问题来考察应聘者的,所以求职者一定要在应战之前,把这两个问题思考成熟,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
     
    ★Whyyou?为什么我选择贵公司?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
    Prestige(声誉):公司在业内的声誉和地位。
    Power(实力):公司的业务范围,经营实力。
    People(人员):公司的员工特点,企业文化。
    Pathway(道路):公司的职业发展道路和工作机会。
     
    ★Whyme?为什么贵公司要选我?
    这个问题就要从具体的position(职位)的需求角度来营销自己了,在我看来所有的职位无外乎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skills(技能):
    Professionalskills(职业技能):比如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业务知识等
    Peopleskills(人际技能):比如沟通技巧,领导水平,解难能力等
     
    学会“营销”自己:
    大家都知道求职者应该学会“营销”自己,那么什么是“营销”呢?
    “营销”(marketing)和“推销”(selling)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混用的两个词,感觉好像差不多,其实还是很大的不同。推销是以产品为导向,先有了产品再想方设法把它推销出去,而营销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先分析市场需求再研发或改进产品以满足客户。所以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营销必定胜于推销!那么如何展开求职营销呢?

    4P战略组合:
    首先是市场战略分析:
    ★Probing(调查):
    了解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利用各种渠道多方了解信息,最好让你周围的朋友都知道你要找工作,没准会有好机会出现。
    ★Partitioning(细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你不能遍地开花,“海投”意味着要被“海选”,像超女一样到处去PK,哪有那么多精力呀?所以这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偏好,来确定大致的方向,列出几个求职的目标细分市场(targetsegmentations)。
    ★Prioritizing(排序):
    因为毕业生多数都是第一次求职,谁也说不好就只选一个行业或公司,那样风险也太大,所以会有几个细分市场。但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对目标市场进行排序,好在资源冲突时,优先保证取胜的概率!
    ★Positioning(定位):
    有了目标,可以出发了,那么看看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自己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如何定位自己?当别人问起你为什么要选你时,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我们的求职战略制订出来了,下面可以考虑如何打下目标市场了,那我们来进行市场策略分析:
    ★Product(产品):
    大家可能觉得把求职者比作产品是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但从经济学上看这就是事实!我们都是要素市场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运营的一种要素。那么,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我们可以为企业或单位提供什么吧:就是我们的专业技能和人际技能。
    ★Place(渠道):
    哪些方式是最有效求职途径呢?这里可以作个形象的比喻:
    品牌店——某公司做的宣讲会;
    网上直销——某公司的网站招聘;
    大型超市——某地区的人才双选会;
    零售店——直接去某公司投简历。
    这些渠道各有各的特点,个人倾向于先做网上直销,因为成本低,效率高,但淘汰率也很高;再去品牌店,见到公司的人,成功的概率大;之后可以跑大型超市和零售店,成本较高,不过也容易有意外收获。
    ★Price(定价):
    就是对自己待遇的期望值啦!大的公司基本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就不用自己定价了;有些中小的公司还是有一定的浮动区间的,这个时候提前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同学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了。
    ★Promotion(促销):
    好东西也要有好的促销策略来推广啊!具体指:
    一份专业的简历:外企一般中英文各一页;国企和政府可以两页。还有如果面不同行业的公司,简历最好为他们各自量身定做,会更有针对性!
    一身职业的行头:第一印象很重要,一定要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比如特别的自我介绍,或者真诚的感谢信等。
    上面只是借用市场营销学的框架分析了求职这个系统工程,其实真正的求职营销不应等到毕业前才开始,应该早一些意识到自己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素质,等到毕业时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包装就可以了。
    鱼和熊掌,到底爱谁多一点?
    当我们进入求职季节时,我们不禁发现各行各业的公司和单位,如潮水搬一浪接着一浪袭来,往往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尤其是当某些面试机会在时间上相互冲突或同时被几家公司录取时,更不知道如何做自己第一份职业选择的决策了。
    我给朋友当过参谋,自己实际上也曾为此辗转反侧。毕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位对涉世之初的学生会产生“蝴蝶效应”般的深远影响。
    有的行业因为一定程度的垄断能给员工不菲的福利待遇,不过相对稳定的环境又无法给年轻人以充分的挑战和机遇;有的行业因为业务的扩张和行业特点能给员工足够的挑战,不过高强度的工作特点又牺牲了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健康水平。
    看来鱼和熊掌都有可爱之处,却实难兼得!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一份工作是绝对的“鱼”或者绝对的“熊掌”,所以关键就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找到一个平衡点。
    职业选择的三角形法则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在考虑一份职业时的三角形法则:
    ★三角形的上顶点是opportunity(机遇),具体来讲包括:
    培训的机会:这是很多毕业生都十分关注的,一个好的培训计划就好像职业的快车道,可以迅速的成为公司的管理层。不过最近很多公司都打着“管理培训生”的招牌,实际上有多少含金量是值得大家仔细调查的焦点。
    晋升的机会:看一个公司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公司的晋升制度,有些公司侧重提拔内部的员工,很少接受外来的“空降兵”,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当属宝洁,不怪有人将宝洁比作“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
    ★三角形的左顶点是culture(企业文化):
    看看招聘你的人或者将来与你共事的人是什么样子,大概就能明白将来自己可能被熏陶成什么样子,是不是自己心中的形象?有些企业等级观重,强度制度;有些企业氛围轻松,柔性管理。各有千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如果你不喜欢,有不适合,那自己就一定要慎重。
    ★三角形的右顶点是compensation(综合待遇):
    这一点当然也不能忽视啦!不过要有从综合待遇的角度去分析一个职位,不能单纯看月薪(salary),因为每个公司的财政年度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的发12个月,有的发13个月,此其一。其二,n险1金的比例也有不同,有的企业还没有住房公积金,这些都会影响个人的整体收益。
    当你综合以上三大因素,按照自己的偏好来加权系数,一定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职位“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21: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