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正治学态度 发扬优良学风
树立优良学风,是出成果、出人才的重大保障措施,也是研究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列所领导认为,学术活动的健康和有效开展,有赖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面对当前学术界的现状,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和健全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已刻不容缓。它对于保证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出精品、出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列所在抓科研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也注重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科研规范的建设,鼓励和要求科研人员进一步端正治学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所里要求全所科研人员按照江**同志提出的“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的要求去做,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同时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课题立项等措施,鼓励科研人员树立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反对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要批评和DIZHI粗制滥造,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现象。
农发所领导说,严谨科学的学风是研究所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底蕴,在学风建设上,农发所坚持鼓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怕吃苦、花大气力做第一手调查的敬业精神;提倡规范、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
世历所领导认为,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所出成果、出人才,它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始终,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在研究工作中的具体反映。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坚持科研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落实江**同志关于一定要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指示,在世界历史研究工作中,自觉DIZHI和克服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以及理论脱离实际、食洋不化、生搬硬套、教条主义等等不良现象。加强学术道德自律提高学术道德修养
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学术道德自律。世历所提倡献身中国历史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自觉地通过科学研究实践体现出来。该所在论证和完成《世界历史》课题时,首先明确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有多种《世界通史》问世,而他们所进行的课题,则是世纪之交,当代中国世界史学者对世界历史的独立理解,并提出一种崭新的、有中国特点的世界史体系。这套书采取专题与编年相结合的撰写体例,与传统的世界通史性的著作相比,该课题的历史视野更加开阔,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理论与方法、物质文明、制度模式、民族、宗教、战争、国际关系、思想文化、中国与世界等问题。他们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努力使世界史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马列所领导表示,今后,马列所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修养,做到学术道德自律;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推动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评价及学术批评,努力开展学术争鸣,从提高人员素质和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防止和杜绝学术失范等问题的发生。严格学术规范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统一、完善的学术规范是保证学术研究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治学术不当和失范行为滋生蔓延的有力措施。农发所领导认为,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健全和完善学术规范和建立评价与甄别机制。农发所制订了研究所课题的审批办法,对申报、立项、检查、评审和验收,都有明确的规定,力争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在工作中注意抓课题的检查、研讨和验收,用“双盲法”请所外专家评审。在职称评定和科研考核工作中注重成果的学术质量。力求通过种种规则的制订和执行,建立学术规范,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和甄别机制。
世历所领导表示,该所学术委员会今后将继续加强对学风问题的监督检查,并在完善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刊物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所内外的各种学术推荐、评审、评奖、鉴定、答辩等活动中,实事求是,出以公心,不循私情,自觉维护学术的尊严。
历史所领导说,历史所将坚持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专刊》,举办中国古代史论坛,开展科研成果评奖、院重大项目立项推荐工作和所重点项目立项、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倡导优良学风,鼓励科研人员“坐冷板凳”,“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争取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亚太所将继续致力于建立研究成果的评审和奖励制度,努力营造出精品出人才的环境。亚太所领导说,我们把抓科研质量放在抓主要成果质量上,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评议;对个人则利用年终总结,采取个人公示的办法,在全所范围内进行集体评议。实践证明,定期举行所级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是提高成果质量的又一项有效的激励措施。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发布 2003年5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