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确立“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机制?——由北大改革想到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20: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听闻北大改革,读到如下一段摘录自议论北大改革的话:“我是一个北大理科副教授,属于感觉良好的那种,而且我还是北大原装的那种。自认为是不比本学科近期评上的几个教授水平低的副教授。即使退一万步,我也应该属于即使评不上,也不至于失业的那种。我很可怜本学科的几个实权人物,他们的知识和学术素养不足以使他们独立地判断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他们会的,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数数。这些人的存在曾使我心冷。和他们为伍,说实在话,是对我的侮辱。但,这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界现状的缩写,我现在只能容忍这些不学无术之徒的嘴脸。我期盼改革,希望把把持北大学术的这些不学无术之徒清除出去。”
   
如果所言不虚而有实——可见,即便是北大,职称评定和教师聘任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当然,可以看出,北大之所以改革,本身也是有“情况”而发的。看来所言必有不虚之处了。

     
那么,在其他地方呢?
     
中国学术现状的缩影就是这样?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学术水平评定聘任制度,已经在利益趋使下,在作假、人情关系的冲击下,为隐性的副作用淹没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大改革“要得”:要搞、要坚持、要推广,否则中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将很“难得”。
     
笔者以为,这里的实质是:怎样使学术水平真正得到确认和提高?而要达此目的,公开、透明,也可是重要、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现时的科技水平和今天国内高校的设备、条件,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有条件这样做——
     
①请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们建立自己的学术主页,把他的观点、成果、论文以至教学等等,在网上向本校、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出来。不是看头衔吗?请把与此头衔哪怕是自认为相称的东西,展示出来!过去的、现在的、正在的——而有水平,自有公论,自有脸面。不学无术,早晚要挂不住。抄袭的最怕上网,顷刻就能搜索到“雷同”。
   
②请职称评定者们,把评定意见也展示出来。(若评定保密,不予解释——盖着盖子摇,不会助长拉关系、说情、作假的成功率?)评者可匿名,但言论、评价可以公开。这样,溢美之词自然会现丑,不实之词恐怕有麻烦。被评者有水平,并不怕别人看到;没水平怕别人知道,那就暂时别报或继续提高。投票者不公布,投票数可公布。
     
③这样评定(已评上“教、研高称者”也应要求以其公开的主页,展示个人的过去、现在并继续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核查——如果说国家最高领导都在人大会议上宣示“要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为了中国的学术发展,请各位多学有术且有“高称”者,接受一点监督,也是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聘任,一定会好得多。——看看还有多少人,敢在连接全世界的因特网上,开多少国际玩笑?
     
这可能要说也是“学术民主”吧?我们不妨用民主、公开来DIZHI可能也不同程度存在的“学术腐败”。这种“公开”,将比较易于实现学术评定的公平、公正,更有益于全面提高(非仅迫一部分人提高)学术水平。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3年7月16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4 13: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