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全书是辞书中的重要门类。是以知识主题作为收录对象,汇集人类所有门类或某一领域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整理和编排以便于读者查找学习的工具书。由于它在积累、整理知识和基本资料,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提高民族素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百科全书的出版。金常政先生指出:“把非百科题材的东西,如迎合低级趣味、猥琐媚俗的东西编起来,或是采取东拼西凑‘速成编纂法’编成,都是对百科全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亵渎,均属假冒伪劣之作。”(《百科全书学》,p7),远方出版社的《现代生活实用百科全书》即属此列。
这部书煌煌46册,以大礼品盒包装,定价5800元,实际四五百元即可买到,是典型的“一折书”。名曰“百科全书”,却有名无实。是由一堆来源可疑的资料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其中问题成堆。
1.缺少百科全书必不可少的“前言”、“范例”、“索引”以及总目录。看不出编纂本书的宗旨、读者对象、资料来源、编纂原则;全书无统一体例,问答式、词条式、章节式一应俱全,毫无整体性可言;非但全书无索引,连每个分册也无索引,根本无法检索,这样的“百科全书”实在前所未见。
2.分册名称五花八门。46个分册中有18种叫“××册”,7种叫“××大全”,“××指南”和“××宝典”各5册,还有什么“××圣经”、“××技巧”、“××顾问”、“××欣赏”、“××全书”、“×经”、“×道”等等。说明是各自为政形成的拼盘。
3.无一分册有在版编目数据,有的分册连出版发行记录也没有,违反国家标准的规定。
4.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声称“各种长有皮毛的动物,各种禽鸟和蛇类都可以食用”;还介绍发现和捕捉马鹿、黄羊、野鸡和大蜥蜴等(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的方法;甚至不顾国家的严令禁止,声称“可用炸药来捕鱼”。
5.科学性错误频频出现。如称“豆科植物……种子极富营养”大误!我国有豆科植物上万种,其中只有少数的种子可以食用;又称“蚂蚁味美”,实际上只有个别种类可食,有的蚂蚁还有毒!更有甚者,书中甚至还介绍严禁食用的河豚鱼的吃法。可以想象,如果真的照这些内容去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6.资料陈旧,抄来时也不加改正。如将重庆市永川、城口、荣昌、南川产的名茶均仍列入四川省;称武陵山区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应为重庆市)交界处;书中还频频出现“苏联亚洲地区”、“苏联的蒙古式奶茶”等提法;不顾国务院已于1984年公布了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尺”、“寸”、“英尺”、“卡路里”等非法定计量单位仍时有所见。
7.编纂粗糙。重复、缺漏、失衡、矛盾现象时有所见。甚至还有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把“军人航空邮票”释为“只供现役军人寄送包裹时贴用的邮票”,显系误抄了“军人包裹邮票”的释义所致。而“这种种苏式蒙古奶茶大体流行在伏尔加河、顿河以东的地域,与辽代北部边地相交错。”一句则更将20世纪才出现的“苏式蒙古奶茶”与存在于公元907—1125年期的“辽代”扯到了一起,实在使人费解。
8.编校质量低劣,错误字随处可见。例如:“糯米”变成了“蠕米”,“布朗族”写成“布郎族”等等。地名错误更为常见,例如:“丈(大)庸”(括号内为正确的字,下同)、“福丁(鼎)”、“都云(匀)”、“爪洼(哇)”等等。还把咸阳搬到了湖北(湖北只有咸宁),把乐山搬到了广东(广东只有乐昌),令人啼笑皆非。
9.装帧马虎。纸张质量很差,装订更是糟糕,一本封面是“钓鱼大全”的书,里面的内容竟是“养生宝典”。(另有一册《养生宝典》,两书书芯部分完全一样。)
书中出现差错本来并不罕见,而辞书的编纂难度远较一般图书为高,似更不应苛求。问题在于:1.差错率不能超过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万分之一;2.要看错误是怎么产生的。本书的错误是由一些完全不具备编纂百科全书能力的人,不按照百科全书编纂要求,不加选择地把一些陈旧资料拼在一起而成。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部错误迭出、笑话迭出的劣质辞书究竟是怎样出笼的?购买了质量如此低劣的“百科全书”的读者,其损失能否得到弥补?今后如何才能从源头上堵住这类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避免造成对国家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严重损害?这些问题是值得大家深思和共同探讨的。
由于目前在市场上有相当数量的辞书存在与本书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希望广大读者能从对本书的剖析中了解一些辞书质量的判定标准及鉴别方法,吸取教训,不再为部头大、装帧讲究、折扣低等非本质因素所迷惑,而是从内容质量的高低出发去选购自己所需要的辞书。如果发现了劣质辞书、也应及时举报和索赔,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并使这些劣质产品不致再去毒害无自卫能力的青少年。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3年10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