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律与他律一个都不能少——读《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8: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8月26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共有七部分二十五个条款,这七部分为总则、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附则。《规范》全文文字虽不长,仅2000余字,但蕴涵的内容丰富,象征意义显著,它不仅为学者及准学者们的自律提供了“准则”,而且为他律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拓展的条件。
      
首先,《规范》总结了众多学者的合理意见和研究成果,提供了学术研究中必须自律的一些最起码的要求。近10年来,学术规范一直被我国人文社科界广泛关注,但学者们对学术规范的概念、目的、具体规范的内容等理解不一。《规范》及时吸收了各种意见中的合理内核,明确了一些重要的学术理念和广大学者公认的一些底线规范。比如,《规范》明确提出了学术规范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关系。学术规范的目的是倡导做真学问,真学问的精髓是创新,创新又必须有规矩,必须建立在前人和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当需要突破原有范式才能创新时,新的范式的出现就是创新的标志,因此科学、合理的学术规范不仅不会阻碍学术创新,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创新。这种规定也是符合科学社会学创始人R.K.默顿有关学术规范的观点的。有人把默顿学术规范的观点归纳成五性:即公有性(科学是公共的知识,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利用的);普遍性(科学知识不存在特殊权益的根源);无私利性(为科学而科学);独创性(科学是对未知的发展);怀疑性(科学家们怀疑一切)。这样看来,独创性是学术规范的原有之义。又比如,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是大家公认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些规范,但有关这些规范的内容散见于各种书籍。
      
其次,《规范》也提供了他律的依据,为学者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惩处规定创造了条件。尽管《规范》认为“本规范……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但在实际上,这些准则也能起到监督和制约他人的作用,因为一旦你知道了哪些做法是规范的,哪些是不规范的,那么你就能识别他人不端的学术行为,从而形成舆论压力,达到他律的一些效果。譬如,美国的一个年轻史学家就是因为引文不规范,遭到同行批评,最终被逐出学术界。此外,《规范》还特别强调“各高校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并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这就为他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什么要求“各高校”来制定?也许《规范》认为学校作为直接管理的行政机构,制定的办法更易于操作吧。最近北京大学英语系对一教师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剽窃行为给予了解聘的惩罚。美国哈佛大学对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剽窃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重者将被从大学驱逐出去。最近德国康斯坦斯大学毕业生、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因学术造假而被母校取消1998年授予他的博士学位,尽管当年他在博士论文中并没造假。如果说自律对于大多数所知不多或根本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的人有作用的话,那么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是历时3年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的。学者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就为自己遵守规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规范》起草、修改和正式出台的过程正反映出我国学者的学术自主性在日益增强,也许这一点对中国学术的未来发展更具意义。


以人文社会科学所属各个学科的共性问题为对象制定《规范》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在国外亦不多见,如美国有《芝加哥文体手册》、《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等一类偏重于形式方面的规范,因此《规范》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好在《规范》特别注明是“试行”,并强调“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这就表明《规范》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今后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吸取更多学者的合理建议。有关规范的许多实施细则、各学科具体的规范及管理办法都要制定。有资料显示,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不仅在国内有,而且在国外也有;人文社科领域里有,自然科学里亦有;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国内外学术界也一样存在,不过目前国内的情况更为严重罢了,因此学术失范与腐败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个体心理原因。在良好的学术制度和环境下,绝大多数学者将是正直和自觉的,故意违规者毕竟是少数,但应清醒看到,这种环境的营造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完善的学术规范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必须一步步扎实去做,必须从我做起,自律与他律一个都不能少。相信经过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规范》一定能逐步完善起来,并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9-24;感谢叶继元教授惠寄)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发布 2005年1月5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3:4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