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玉圣:“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纪念征文”活动圆满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7:2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纪念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本网自2006年1月1日始,举办“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纪念征文”。截止3月5日,先后择优发布文章60余篇。其中,大部分文章将收入即将印行的《为了学术共同体的尊严——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纪念文集》。本次征文活动,现已圆满结束。

上述征文中的多数文章将陆续由《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云梦学刊》《人文论坛》等刊物发表。

所有征文作者,均将在3月中旬前后获赠上述《为了学术共同体的尊严》(学术批评网编)、《交流是幸福的》(杨玉圣著)。

在此,本网向全体征文作者以及支持本次征文活动的广大网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学术批评网
2006年3月5日  


附录:“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纪念征文”目录
01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共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
02井建斌(天津市委党校讲师):《继往开来 任重道远——学术规范建设的新时局》
03陈杰人(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规范事关重大公共利益》
04许章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法学》主编):《学位论文的人身专属性——祝贺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
05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华语文化圈的学术规范问题——以两岸三地的学术研讨会为例》
06杨春忠(聊城大学教授):《走向“积极性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
07姜  朋(清华大学讲师):《我们该如何做学术引证——引证集疑录》
08邵庆国(开封市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学术规范与“官道”》
09田  夫(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法学教育与学术规范》
10崔同庆(自由撰稿人):《参考文献、主编及其他》
11范忠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学术道德与学术尊严——兼谈伪学术》
12冯  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学术尊严何以可能——论学术共同体尊严得以维持的条件》
13吴励生(冰心文学观客座研究员、《东南批评理论》主编):《学术共同体与真学术——兼谈贺卫方先生的学术理念及其代价》
14朱鲁子(南开大学副教授):《何谓爱国者——向贺卫方等友人致敬》
15尤小立(苏州大学副教授):《“大学排行榜”对学术共同体的侵害》
16肖雪慧(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大学的希望在于回归大学精神》
17王礼鑫(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瓶颈》
18张伟然(复旦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机制亟待改进》
19谢  泳(《黄河》副主编):《评选学部委员的历史教训——兼谈评选程序问题》
20高一飞(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为什么会有沉默的大多数》
21张海斌(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有效批评如何可能?》
22尖  岩(北京市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学术批评的环境制约》
23田  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学术打假与3?15维权》
24刘  强(齐鲁书社编辑):《学术之道与媒体之义》
25马秋武(南开大学教授):《学术界的“信”与“责”》
26崔鲸涛(《竞报》编辑):《法学家的语言主张与语言实践——评朱苏力<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
27梅雪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环境史:一种值得关注的史学现象》
28余三定(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云梦学刊》主编):《回眸2005年的文学评论热点》
29郑  东(《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副编审):《七律(五首)——为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而作》
30俞荣根(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贺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
31方广锠(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创办五周年感言》
32孙桂平(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批评网与公共知识领域》
33蒋永华(《南京师大学报》编辑室主任):《抨击时弊 引导规范——从沈履伟案谈学术批评网与学术批评》
34沈登苗(自由撰稿人):《悲壮?无私?牵挂——我心目中的学术批评网》
35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玉圣和学术批评网》
36天津市语言学会秘书处:《关于沈履伟剽窃案的初步回顾》
37张华文:《语言学家必须尊重语言事实(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评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修订版)的硬伤》
38张全之(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评大陆版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39李道刚(山东大学副教授):《三只眼看学术骗子》
40邓程(华北电力大学讲师) :《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新诗——再谈新诗评价的问题》
41白守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抄袭之作——评郭勉愈<大院与北京文化>对杨东平<城市季风>的抄袭》
42吴励生(冰心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叶勤(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回到文学本身:双重解构与多重冲击——四论孙绍振》

43胡志坚(聊城大学副教授):《被扭曲了的研究者与教育研究原创性》
44陈圣宇(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孙桂平(集美大学中文系教师):《<西晋文学研究>译本反映出的问题》
45李世洞(武汉大学教授):《司法之舰重护航 学园百花迎艳阳——欣闻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沈履伟案的终审判决》
46吴励生(冰心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关于“研究者的研究”——评余三定教授<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
47刘纯彬(南开大学教授):《如何判断学术抄袭?——有关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
48孙桂平(南京大学博士生):《貌离神合的学术分歧——“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之争的深长意味》
49北  塔(北京现代文学馆副研究馆员):《废话与微言——质疑对钱锺书的质疑》
50魏敦友(广西大学教授) :《音调未谐的变奏——解读八位博士对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的评论》
51张华文(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语言学家应具备良好的学德和学风——评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的抄袭现象》
52林纯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重振论文尊严论》
53冯子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学术问题”面面观》
54尖岩(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当前中国缺乏学术批评成因分析》
55谭玉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关于考古学研究学术规范问题的思考——以<郑州商城隞都说与郑亳说合理性比较研究>为例》
56淮 茗(南京大学副教授):《越来越离谱的学术研讨会》
57尖 岩:《再议中国缺少地质学大师》
58刘 黎:《什么是周叶中教授的贡献?——以周教授的两卷本文集<宪政中国>为例》
59赵德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师):《做“学术”与做“学问”》
60周祥森(《史学月刊》编审):《历史著作形式的评论——马克思、恩格斯史学评论思想研究札记之一》
61梁剑兵:《敬请关注“学术成果瓶颈”问题》
62张华文(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岂能违背历史常识?——以骆小所<我们用心开采云南这座语言金山>一文为例》
63贺卫方(北京大学教授):《史家的傲慢与谦逊》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发布 2006年3月5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2: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