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罗卫东先生评论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两个中译本的文章,对罗先生阅读的细致深表钦佩。我同意罗先生所说的,翻译学术著作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力,而且要对所翻译的著作有深入的研究。实际上,在目前的翻译界,兼具这两项功夫的人非常少,而各种译著却层出不穷,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另外,翻译批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需要具备上述两项功夫。
下面就对罗先生认为错误的几句译文、以及罗先生自己提供的译文略做分析。有不妥之处,请罗先生指正。
The violator of the more sacred laws of justice can never reflect on the
sentiments which mankind must entertain with regard to him, without feeling all
the agonies of shame, and horror, and consternation.
按:与罗先生的判断相反,这个句子在商务版中译得并不正确,而罗先生自己提供的译文也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对这个句子中的“can never…without…”的理解有误。实际上,这是一个在英语中经常出现的表达式,通常是这样表述的:“One cannot do sth. without doing sth. else”,其基本意思是,一个人不可能做一件事却不做另一件事情。实际上,理解这一表达式并不难,这里出现了两个表示否定的词(never, without),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英汉大词典》有这样一个例子:“You couldn’t turn on television without seeing a woman demonstrating lipstick. ”译文是:“你一开电视准会看到一个女人在表演涂唇膏。”这个译文用肯定的表达式来翻译这个句子,是完全正确的。这里最关键的是,“cannot (can never)”必须与“without…”发生关系,而商务版和罗先生提供的译文都将“without…”处理成独立的句子,看不出它与“can never…”有什么关系。如果在罗先生的译文的基础上修改,这句话可译作:“这个违反了神圣正义法则的人,只要考虑到人们对他必然怀有的各种情感,就会感觉到羞耻、害怕和惊恐所引起的一切苦恼。”换句话说,这个违反正义法则的人确实会感觉到羞耻等苦恼,而不是像罗先生所说的,感觉不到这些苦恼。相比之下,社科版要正确一些。
Thus man is by Nature directed to correct, in some measure, that distribution of
things which she herself would otherwise have made. The rules which for this
purpose she prompts him to follow,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ich she herself
observes.
按:对这两个句子,罗先生提供的译文是:“这样,人就在自然的的指导下,对事物的分配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纠正,这个纠正如果人类不做,则自然自己终究也会做出。自然为了这个目的而提示人类遵从的规则,与她自己遵从的规则是不同的。”这里也有一个不小的错误,在“that distribution of things which she herself would otherwise have made”中,定语从句的动词“made”是与“distribution of things”发生关系的,所以并不是自然要作出“这个纠正”,自然并非作出“这个纠正”,而是“对事物进行分配”(to make a distribution of things)。“which”的先行词是“distribution”,所以在“distribution”之前有一个“that”(顺便说一句,“that…which…”也是英语中常见的表达式)。“Otherwise”与虚拟式“would have made”连用,宜译作“本来”。
例如这样一个句子:“But if this implies that I talked Sadat into something he
might otherwise not have done, the point is missed.”《英汉百科翻译大词典》提供的译文是:“但是,如果这种称赞(在上下文中,“this”是指“称赞”)是指我在谈判中说服了萨达特,促使他去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那就错了”。
就亚当·斯密这句话来说,之所以需要在自然的指引下纠正这种分配,是因为这种分配不符合自然原本要进行的分配。要对这种分配进行纠正,就必须依照自然本来要进行的那种分配。社科版译作“要不然自然本身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分配的”,是错误的,商务版译作“对物的分配进行造物主本来自己会作出的某种程度的改正”,就“作出……改正”这一部分而言,也犯了与罗先生相同的错误。罗先生说,商务版“用的是‘造物主本来自己会作出的某种程度的改正’这样的表达,而其实斯密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然自己终究也会做出’的纠正。”这里确实不是“终究也会做出”的意思,正如刚才所说的,“would have made”是虚拟式,并无“终究也会做出”那样肯定的意思。商务版用“本来”来表示这个虚拟式,是完全正确的,问题只在于,这里并非“作出改正”,而是“进行分配”。
从罗先生提供的日译本的译文来看,他的翻译主要参考了这个译文(“这样一来,人就在自然的指导下确定了对事物的分配做某种程度修正的方向,不然,自然自己终究也是会作出这种修正的”),但遗憾的是,日译本对句子的这一部分的处理恰恰是错误的,理由同前,不赘述。
No action can properly by called virtuous, which is not accompanied with the
sentiment of self-approbation.
按:罗先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正确的,商务版把意思完全颠倒了。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5年9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