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外专家:中国经济无通缩威胁 无通胀压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23: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日,在“金融与地产: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中外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国经济复苏、通胀预期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走向等热点话题的讨论。

  “今年中国经济‘前低后高’的形势已经很清晰,下半年GDP增速会有更好表现,全年实现8%的增长目标问题不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中国宏观经济表示乐观,他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既没有通缩威胁,也没有明显通胀压力,因此,正面临一个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的好时机。
  贾康指出,目前,CPI、PPI数据同比仍为负值,尽管环比出现正值,但也不高,预计到年底同比数据可归零或较低的正值。因此,“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考虑调结构问题,为下一轮宏观调控留下更大余地和相对平缓的环境。”
  另外,贾康还表示,财政政策目前没有调整的必要。未来财政政策的“淡出”或“退出”是一个大的框架,但目前谈“淡出”或“退出”还为时过早。
  与贾康同样乐观的是野村证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渡部贤一,他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十分健康,这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自去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相比,更是如此。中国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银行体系,加强了各方面的措施,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已经受到了全球的瞩目和认可。地产业也在中国不断扩大,这对于经济的复苏是一个很大的推助力。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维稳的经济发展计划已经开始显现出效果,这不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有力支持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他表示。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却有不同观点,他虽然也认为中国经济已止住下滑,但他认为中国经济要全面恢复,还要依靠四个条件,包括过剩产能完全淘汰,全社会投资得到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完全恢复活力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恢复正常。
  李扬认为,消费增长近期很难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的恢复动力主要依靠刺激投资,4万亿刺激政策就是以投资止住经济下滑趋势。不过,由于中国存在体制障碍,中国高储蓄率很难转化为投资。
  他认为,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形势进行微调是正常的,但不能高估货币政策对经济恢复的作用。“要关注资产价格,目前股Shi与房地产均存在一定膨胀现象”他表示。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同意李扬的观点,投资是中国经济恢复的拉动力。与此同时,他认为,下一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扁平S型”。
  他指出,与“V型”快速复苏的走势不同,“扁平S型”的走势更强调“动态中微调”。“扁平S型”态势的出现需要以下条件:首先,世界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提前结束衰退;国际贸易量略有改善,从目前的下降态势转变为小幅扩张。其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小幅波动中上涨;在国内的宏观政策方面,财政刺激计划会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也将持续,但会实施微调。
  此外,谈到通胀,庄健认为衡量通胀不能仅仅关注CPI,因为仅仅关注CPI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在关注CPI的同时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按照传统理解,将弥补产出缺口,拉动经济增长,带动CPI变动,还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庄健还指出,CPI和PPI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转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2:0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