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信国安对ST中葡大手术 10亿提前开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23: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位自然人高志洪、杨亚涛、杨凯各投上亿资金参与增发。有分析师称因无大机构参与不被看好
  就在白酒类上市公司酒鬼酒、古井贡酒、沱牌曲酒等试图通过改门换庭再造新生时,红酒类上市公司ST中葡(原ST新天)也正处于浴火重生之中。只不过,相对上述这几家白酒企业,ST中葡在红酒行业的地位显然更为突出。
  9月的第一个交易日,ST中葡公布了非公开发行结果,公司以每股5.89元的价格向中信国安集团等7位投资人发行3.4亿股,其中,中信国安集团拿出10亿元资金认购1.7亿股。至此,中信国安集团实际持有ST中葡股份达到42.65%,成为ST中葡的实际控制人。
  尽管很多投资者对ST中葡未来可能的脱胎换骨之路异常看好,但自5年前中信国安携5亿元资金入主ST新天大股东新天集团以来,ST新天的蜕变之路就并非坦途。
  这一次,中信再次力挽狂澜,ST中葡能否涅槃重生?
  人事变动:经销商入股ST中葡?
  和中信国安一起进入增发名单的,还有三家机构上海证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公司和上海盛太投资管理公司,三位个人投资者高志洪、杨亚涛和杨凯。显然,他们都非常看好中信国安即将对ST中葡的重整。
  市场有传言称这三名个人投资者都是ST中葡的经销商,因而被认为是ST中葡的重大利好,因为ST中葡一直以销售为短板,如果公司能够和经销商成为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那将有助于公司销售的提升。此前酒类公司的泸州老窖和空调类的格力电器都有过类似举动。
  不过,ST中葡董秘办的相关人士不置可否。“投资者具体身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需要披露,我们才会披露。”该人士说。
  但是,针对ST中葡的重整显然已经开始。“我们的销售公司在北京,目前销售公司的人都换了,应该会有比较大的举措。”该人士介绍说。
  销售领域的人事变动显然是抓住了ST中葡的要害,一直以来这家公司的销售被广为诟病。2008年年中,中信国安就分别派出了两名高管担任销售公司负责人,他们分别是现任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欣和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翟勇铭。
  在中信国安的销售高管进入以前,新天国际的销售分成6个大区,而现在,全国被分成10个大区、80个营销部,这些营销部深入到地级市场。更贴近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
  分析师:转机关键看营销
  而在品牌的打造上,尤其是营销和销售体系上也有所改变。此前新天国际一直采用明星代言、高投入的广告模式。2002年,新天国际在央视投入3000多万元广告,居同行业之首;2003年,投入4290万元,居同行业第二。现在,该公司更加注重产地生态营销。
  显然,这是找准了路子。对新天来说,产地生态恰恰是新天国际葡萄酒的最大优势。
  新天国际的葡萄被业内认为是中国最好的葡萄,不亚于法国波尔多等著名产地,目前,公司几乎拥有天山北坡全部植地,形成15万亩庞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即使是张裕等其他国内葡萄酒厂商也都从新天国际采购。“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采购数量。”前述ST中葡董秘办人士说。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上公司前几年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这家公司颇受市场关注。但是,凤凰涅槃的关键还在于营销和销售体系的彻底改观。
  尽管中信国安正在努力,但是业内并不认为彻底的改观会在短期内出现。“消费市场的打开,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何况中信国安很早就和新天发生股权关系了。”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说。
  但是,对有可能发生的改变,中投证券分析师黄巍觉得有必要关注:“销售做不好,资源反而是浪费,因为要投入很多。现在最大的看点就是销售,我们有必要保持关注。”
  中信整合之路尚艰难
  对于中信系来说,投入10亿元增资ST中葡早已是铁板钉钉。
  “如果中信国安自己不增资,定向增发就很难完成,新天的问题也不好解决。而且,增资本身就是中信国安控制新天的最佳路径。”北京一位非常关注ST中葡非公开增发的市场人士说。
  在尚未转身ST中葡前,ST新天的日子并不好过。2008年,新天国际亏损了3.07亿元,所有者权益是-6.89亿元,也就是说新天已经资不抵债,再融资成为唯一出路。

  而在融资方案中,公司拟增发融资20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偿还债务,仅仅5亿元用于葡萄酒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和补充葡萄酒业务流动资金。显然,除非已经身在其中的中信国安大手笔介入,否则很难有资本愿意单独进入。
  五年前,中信国安集团以5亿元资金、占49%股权的方式入主新天集团,而新天集团是上市公司新天国际的大股东,占37.35%的股权。当时,中信国安因为看好新天在葡萄酒行业的前景,希望借此进入葡萄酒产业,而这5亿元也正是计划用于葡萄产业的投资。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新天国际的表现并不出色,2006年新天国际亏损2000多万。经营环境持续未能改善一度让中信萌生退意。坊间传言,中信曾在2007年试图将持有的新天国际股权转给上海大光明集团,但是大光明出于谨慎没有接手。
  直到2008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持有的51%新天集团的股权出售给中信国安集团,新天国际的命运才算确定,毫无疑问,中信这时候才下定决心决定全面介入新天。
  尽管在这之后中信试图通过增发完成对新天国际的重组,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动作。直到今年1月13日,ST新天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6亿股,募资约20亿元用于改善该公司的财务和营销状况。当时,中信国安副董事长李建一表示,“引资进程预计在2-3个月内能够完成。”
  不过,这一进程并不顺利,直到最近才宣布完成。“在7月底8月初的时候都还有朋友咨询我们,问要不要参加ST新天的增发。”前述非常关注ST中葡非公开增发的市场人士说。
  显然,中信国安的整合进程并不顺利。但是和往时不同,这一次,中信国安成为实际控制人,看来决心不小,然而,ST中葡积重难返,未来是否出现转机尚待时日。
  (来源:理财周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4: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