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宁:建立流动性注入新机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7 10:3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5日在“2009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表示,认真吸取各国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创新金融工具,从中国金融安全的实际需要出发,继续开展研究探索,安排更多的逆周期手段;根据金融风险特点,建立新的流动性注入机制,建立国家对突发性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
    苏宁表示,未来央行将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重视资产价格的变化情况,关注国际资金的流动,重视对部分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校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周期性,调整信贷活动,是风险监测的主要目标。央行将会同监管部门制订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规范,开展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监测。

    苏宁指出,要积极推动全球金融合作。人民银行要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区域性的金融组织和论坛,推动多样化的金融合作。充分发挥作用,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货币组织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推动扩大国际金融体系监管的覆盖面,加强各个金融当局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防范金融风险的跨境传递。
    苏宁表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各国的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通过再贷款、调整利率等传统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了许多次银行危机;但是这一次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之间复杂而广泛的关系,对传统的防范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苏宁认为,回顾此次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可以看到“防范化解危机,不能简单地把注意力放在信贷上”,可以得到四点启示:首先,随着国际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之间、金融部门之间、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除了加强对单个机构的金融风险研究之外,还应该强调关联性,从宏观角度防范系统风险。二是要加强市场透明度,由于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现在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已难以准确掌握金融机构的监管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是这次危机主要的原因,因此要使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充分了解金融产品风险。三是要完善评级机构。四是不能因循守旧,必要时要进行大胆创新。(记者 高改芳)

(责任编辑: 邱小敏 )

 新华视频 >>


走进阅兵村

历次国庆阅兵回顾


科考队员冰海逃生

五大自治区成就展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中国的穷人银行如何打造
“P2P信贷助农”为帮助贫困农民改变生活开创新途径
苏宁:金融危机新情况挑战传统风险防范手段
厦华电子获工商银行7亿元授信
行长当公关银行也弱势 货币政策转向改变银企关系
银行有望重夺话语权

 图片精选 >>


   · 台湾海域现深海“异形”
· 刘德华被曝试管婴儿成功
· 内河最大豪华游轮重庆首航


   · 宇航员太空行走面带微笑
· 中稻开镰收割
· “麻脸”南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3:43 , Processed in 1.250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