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观察:中国成功发展模式为世界作出贡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3 14:5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不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为理论前提,用以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但如果简单地将其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效果”。
——林毅夫
    新华网华盛顿8月24日电(记者刘洪)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在让中国人民感受到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也给其他国家以很大启迪和裨益,因而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半年七亮点 未来宏调效果取决于执行力
·透过辉煌看差距 中国经济数字背后喜与忧
·特稿:外国专家谈新中国经济格局之变
·中国经济画出"微笑曲线"回升势头明朗
·樊纲:中国经济复苏具有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不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为理论前提,用以解决发达国家的问题,但如果简单地将其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效果”。
    在这方面,中国的发展及其经验既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信心,也给予它们可以借鉴的政策方向。林毅夫说:“中国有很多的经验,不管是在发展方面,在转型方面,还是在解决危机方面,这些经验可以和其他国家共享,这对世界其他国家均会有帮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非洲项目主任彼得·路易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3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国家,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就跟现在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但现在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让非洲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的许多经验可以供非洲国家学习”。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的发展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好地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林毅夫说,从中国的发展经验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完全的市场经济未必就好,“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难关需要政府来协调,来克服外部的挑战”。  
    林毅夫的这一观点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印证。欧美媒体普遍认为,危机之所以发展到如此地步,与一些西方国家过度放纵的自由经济模式有关。相反,中国的政府和市场共同协调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机进一步蔓延。
    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也曾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果一方面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下一阶段经济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林毅夫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均认为,中国这一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投资于瓶颈领域以促进长远发展的经验,对危机下的其他国家都有所助益。
    当然,在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中,中国经济政策也有过诸多失误。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向世界敞开大门,中国也从其他国家吸取经验,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决策为中国应对各种经济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举例说,正是由于中国在过去多年一直采取负责任和审慎的财政政策,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额都很低,从而使中国有空间采取有力措施,“由于政府有能力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说,中国人民正在享受政府此前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好处”。
    当然,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中国发展模式也需要不断深化和丰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指出,中国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可应变的战略和政策基础上的;而一系列旧问题得以解决,新问题又会产生,中国的政策和战略也必须进行转变。
    林毅夫表示,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而使内需市场发展不足的问题、改革滞后带来的收入分配问题、医疗和社保等领域不公平的问题以及当前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的问题。
    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中国发展模式也在顺势调整与创新,并会由此产生新模式。毫无疑问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人民,也将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斯蒂格利茨评价道:“我们希望中国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从中得益。”

(责任编辑: 王萌萌 )

 新华视频 >>


杨洁篪谈新中国外交


奥运开幕式团队再聚


国庆庆祝方案公布

2009年环球小姐出炉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温Jiabao: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复苏趋势未改 短期暂难收紧银根
保增长绝不能让“长线更长”
人大财经委:应警惕天量信贷引发风险
我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范剑平:房地产和出口最具增长弹性

 图片精选 >>


   · 意总理妻子出书曝性丑闻内幕
· 英六岁童任博物馆主管
· 奇!母鸡产下“海豚”形蛋


   · “弹钢琴的猫”风靡全球
· 英蒸汽车冲击纪录又遭失败
· 芬兰举行“空气吉他”大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5: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