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4 09:3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作者:网友 来源:精英网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07-8-29]


    当前,国内一些人对瑞典模式顶礼膜拜,认为瑞典模式是不触动私有制而可将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的典范,它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开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民主的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差别日益缩小的共同富裕,不仅影响了整个西方工业国家,而且其经验具有普适价值,是改变人类历史方向的、活着的马克思主义。
    实际上,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结合北欧国家国情所建立的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西方社会党执政的国家的某些做法和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但决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更不能从社会根本制度上趋同。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正如不可能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一样。从社会制度的本质上说,世界上也从来不曾有过独立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外的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或“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宣称搞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实际上是搞一些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给劳动群众增加一些福利,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无疑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对于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不过是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桥梁。这一点已经被苏东剧变后一大批国家的现实所证明。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只会使苏东剧变在中国重演,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化为泡影。
    在瑞典模式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福利社会主义”虽然从一开始就把福利政策当成了社会主义,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它并没有消灭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的一系列弊端,因而随着“福利社会主义”的局限和弊端的凸现,其性质遭到人们越来越严重的质疑。此后瑞典模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职能社会主义”。但由于“职能杜会主义”只是对瑞典模式传统理论的不同表述,只是给“福利社会主义” 穿上一件所有制的外衣,并未在实际生活中改变所有制,因而不可能消除“福利社会主义”所固有的种种弊端;这就使瑞典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陷入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催生了以20纪80年代初瑞典议会通过建立的雇员投资基金法案为标志的“基金社会主义”。作为瑞典模式第三阶段的“基金社会主义”企图对私有制有所触动,因而遭致资产阶级各集团的联合反攻,致使“基金社会主义”遭到废弃的厄运。
    瑞典模式的这个发展历程提供了三条根本性的经验教训:一是虽然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极其重要,无此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02: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