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栏目最近播放了石齐平先生“港报称金正日透露或对中国核讹诈”的节目,访谈中援引了史丹福大学研究员薛理泰先生最近在香港《信报》发表的《北韩核弹终成北京梦魇》一文,而文中许多观点与笔者之前的几篇朝鲜文章,特别是对朝鲜发射导弹的真正原因是针对中日韩而不是美国的观点不谋而合。文章发表一段时间后,克林顿就访问朝鲜并且顺利要回了两位滞留的美国记者,事实证明,朝鲜与美国并无像我们一直臆想的那么水火不容,而是利益攸关,早就勾搭成奸了。
然而在12日,金正日在咸镜南道咸兴大剧场观看由朝鲜国立话剧团重新排演的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说,朝中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长期缔造起来的,是非常珍贵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将对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重要作用。这突然的变脸,更让金正日虚伪的真面目暴露无疑。
金正日与克林顿究竟谈了什么?
薛先生在文中提到:根据报载,美国一位高官日前透露,金正日在与访问平壤的克林顿会晤时,谈到了北韩今后同美、中两国发展关系的不同趋向。这番讲话中最令人怵惕的是,北韩明确地流露了可能对中国实行核讹诈的意向。总结一下金氏讲话,显示几项要点:一、北韩经济窘困,天怒人怨,金氏不求诸于己,反苛责于人,归咎于北京损人利己的大战略以及美国实施的制裁;二、金氏暗示,北韩之所以退出六方会谈,旨在摆脱北京的羁绊而已,并非针对美国。他希望直接与美国会谈,双方建立对话关系;三、一旦美国改变对北韩的政策,平壤将随时调整外交政策。他希望直接与美国会谈,双方建立对话关系;如果美国对北韩施以援手,北韩将成为对抗中国的最坚强堡垒。
北京同平壤的关系的严峻性还不止于此。北韩核武器的指向是最敏感的问题,外界揣测只会针对美国、日本或南韩,然而,在稍早同克林顿会谈中,金正日的副手故意说漏嘴地流露,北韩核导弹打不到美国,却可以往西边打,「我们在西边的国土也需要保护」。至此,对于有朝一日北韩可能掉转头来,将中国作为核讹诈的对象的动向,已经跃然纸上。
应当说,在各方博弈中朝鲜还是取得利益优势的,至少它实现了核质试爆,也迫使了美国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迫使美国跟它进行接触和谈判,走向关系正常化。
六方会谈缘何无疾而终?
成立于2003年的六方会谈,建立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核危机。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国进行双方会谈。美国拒绝这个会谈方法,觉得会谈应该包含所有有关的国家。两国最后同意六国方法,但是也同意在会谈中间有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可能。 也就是说,朝鲜的最本意也就是为了和美国接触,而美国是希望通过六方会谈,达到平衡各方的作用,避免和朝鲜走得太近,引起了朝鲜邻国不必要的猜疑。
而六方会谈的最终难产,是朝鲜没有诚意、不讲信誉、朝秦暮楚所导致的。朝鲜一直以来都只是想和美国打好关系,想直接与美国对话,金正日在多次场合公开表示与美国是没有矛盾的,愿意和美国成为伙伴等等。加入六方会谈也是朝鲜所放的烟雾弹掩饰其险恶用心而已,在今年4月更断然退出六方会谈,视六方会谈为儿戏。这等国家这等领袖,焉能取信于人?
亲美排华是为了金正云的接班?
最近朝鲜的一些举动很是异常,除了执意发射导弹外,还拍摄了金正日一生成就的片子,外界揣测是金正日为自己的历史地位定调子,美国一项研究更表明金正日活不了多久。而金正日最不放心的是去见老父金日成后,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金氏政权会遭遇到多大的变数?所以,自己的儿子金正云顺利接班就是金正日目前最急切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才导致了金正日的一反常态和喜怒无常。还刻意将与克林顿的会谈、朝鲜体育成效等等功劳都归到金正云身上,目的很明显,就是树立起金正云的权威,为金正云赢得民心。
许多人认为朝鲜的政权是需要中国这位老朋友去承认,但是金正日却认为中国并不是所谓的超级大国,而且一旦新储被中国牵制的话,可能朝鲜就会按照中国的路子走,可能会搞改革开放换掉他金氏天下。但是美国不同,美国在金正日眼里才是大国,能号令天下,能发动众多的盟友支持和承认他所选定的接班人。经过权衡,金正日决定亲美排华,并且不惜与中国翻脸,以可以作为美国对中国的抗衡势力为筹码,引诱美国接受他提出的条件,也为金正云将来的合法存在提供非常巧妙的理由。
不知把朝鲜当兄弟和经常把抗美援朝建立的深厚友谊挂在嘴边的中国,看到朝鲜如此调转枪头、倒戈相向的言论和行为后,将是怎样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