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货币政策正式开始“微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7 15:4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份新增信贷超预期 本周公开市场资金回笼量创出今年以来新高
    7月8日傍晚,央行罕见地提前公布6月份信贷投放情况:同日,央行宣布次日(9日)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重新发行1年期央票便是直接表明了央行“微调”货币政策的态度。
    6月新增信贷狂飙三大原因
    6月份人民币新增信贷达到15304亿元,远超市场之前的预期,估算6月份信贷余额增速高达32%左右。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约为7.4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增量纪录。与市场之前视新增信贷高企为重大利好有所不同,6月份信贷飙升加重了投资者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
    简单来说,6月份新增信贷再次狂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6月份为季末月,银行存在做大贷款总量的冲动,二是投资增速高企尤其是新开工项目较多、房地产市场交投活跃等导致信贷需求相当强劲,三是银行资金面较为充裕,为加大信贷投放提供了基础。从媒体报道来看,四大行6月份新增信贷约为5000亿元左右,仅占新增信贷不足三分之一,与一季度的“半壁江山”相去甚远。如果上述数据确凿,表明中小银行成为6月放贷的主力。
    信贷超预期是央行加大回笼力度直接动因。此次央行罕见地提前公布单月新增信贷数量,同时重新发行1年期央票、加大资金回笼力度,我们判断前者是后者的直接动因。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近期经济复苏形势日益明朗、通货再通胀预期渐渐升温,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出现泡沫迹象,外汇资金再次显示出对进入国内的兴趣,三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巨大(Wind资讯统计显示三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央票到期量1.6万亿元)等等也都是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力度的原因。
    扩张基调不变 加息周期尚远
    公开市场操作是观察货币政策动向的最直接指标,也是央行“怎么做”的体现。如果说近期公开市场操作中正回购操作和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更多是由IPO重启导致的话,那么重新发行1年期央票便是直接表明了央行“微调”货币政策的态度。
    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调”是货币政策前瞻性的表现,也宣告之前“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但我们认为这不会改变当前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基调,货币政策将由“过度宽松”转变为真正的“适度宽松”,因为在完全好转之前,国内经济仍然需要扩张性政策的支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至于基准利率,国内经验表明其上行要比下行更为“迟缓”,而美国基准利率的上调也远滞后于经济衰退期的结束。我们预计未来三个季度内国内加息的可能性较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近日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整体经济短期内通胀风险不大,中期内控制通胀风险也面临着较多有利条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无需作重大调整。
    此外,我们认为,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未来将会看到政策的结构性调整,譬如信贷投向的结构调整、财政支持方向的调整。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意义,在利率水平上行、资金回笼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对流动性的总体影响是偏负面的。尽管我们认为全年信贷将会远超预期,但是类似上半年那样的流动性井喷局面将不会再现,因此不要再对流动性寄予厚望。但也不必太悲观,因为下半年信贷投放节奏放缓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而且根据我们的测算,下半年M1增速仍会保持较高水平。总的来看,除非出现极其严厉的信贷管制政策(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较小),加上存款有活期化趋势,我们依然谨慎看好市场的中期走势。(日信证券宏观策略组)


(责任编辑: 徐 朋 )

 新华视频 >>


乌鲁木齐"7?5"事件

记者乌鲁木齐见闻


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

今日天气预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频现 当心掀起全球印钞大赛
6月新增信贷1.5万亿 专家激辩隐性风险
货币政策现微调 适度收缩剑指流动性
公开市场操作显露调整迹象 一年期央票发行重启
经济企稳向好 对货币政策的浮躁从何而来
分析人士认为 货币政策微调剑指流动性

 图片精选 >>



   · 地球上最毒的16种动物
· 男明星的反串图片回放
· 盘点明星遁入空门为哪般


   · 金腹卷尾猴宝宝
· 杰克逊新蜡像亮相
· 英国新娘淘金22年自制婚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9:09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