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智库数量超美 智库峰会表达“崛起”意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2 16:2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月二日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前欧盟委员会主席、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安哥拉石油部长、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德瓦斯康塞洛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桑顿等出席。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中国智库为何被“忽略不计”?
    一家成立不足四个月的中国民间智库,干了一件同行百余年来从未干过的事——把全球智库召集到北京,共同为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寻找出路。
    这个被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称为“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创意”,令全球智库峰会的主办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闻名全球,也让世界“忽然发现”:原来中国也有智库。
    据中国自己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智库超过两千家,在数量上已超越美国。但美国研究机构今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称,“中国大陆仅有智库七十四家”,印度则有一百二十一家,为亚洲最多。
    被“忽略不计”的大多数,凸显了中国智库之尴尬。尽管中国已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创造了庞大的顺差,但在思想的“贸易”上,中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逆差大国。
    美国是公认的智库强国,被世界所知悉的智库达一千七百七十七家。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等诸多智库不仅能影响白宫的决策和社会思潮,而且向世界大量输出其思想,影响别国舆论,甚至是公共政策。相较之下,中国智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在是微不足道。
    事实上,中国自古重“谋士”。春秋战国时期,春申君揽门客三千。而孔子、墨子、诸葛亮等更是智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不少思想对今世仍有巨大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智库发展却明显滞后于世界潮流。虽然社会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大型智库为****所倚重,但就整体而论,中国智库还没有走出国门。
    造成众多中国智库成为“隐形人”的一大原因,是其做出的预测、开出的药方常常不太灵。有智库人士曾以“专家一预测,人类就发笑”做出评价。
    二00七年中国社科院某著名学者预言“百分之四是中国通胀承受极限”,“中国经济不会大起大落”,但CPI在两个月后创下百分之八点七的月度新高,又在二00八年下半年急转直下,到二00九年则持续负增长,令这个在国际上还算有点儿知名度的中国智库的公信力严重受损。0八年油价创一百四十七美元每桶新高之际,国内不少智库一致认为油价将很快冲破二百美元,“孰知”年底油价竟俯冲至了三十五美元。

    当今世界形势瞬息万变,要求智库的预测完全与走势吻合,政策建议个个都是建设性的,的确太过苛刻,但屡屡出现方向性错误,对于靠思想谋生的智库而言,显然是个致命伤。
    预测失灵,或许与大部分中国智库无法拿到关键信息和数据有关。而能够拿到关键数据的往往是官方背景的智库,这些智库靠财政吃饭,又受部门利益所囿,研究成果很难独立客观。此外,不少智库人士“语不惊人死不休”,总是喜欢在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妄加评论,又往往被事实证明不是那么“靠谱”,令人在质疑其能力的同时,对其态度问题也产生怀疑。
    另一个制约中国智库发展的因素或是资金。就连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个中国最高级别的智库都坦言,“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的筹集”,现在还主要靠理事长、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个人的威望找企业赞助,更遑论别的智库了。“为五斗米而折腰”,在研究成果中难免渗透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也大大折损了中国智库的声誉。
    此次全球智库峰会的召开,表达了中国智库要“崛起”的意愿。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创意”只能让世界注意到中国庞大的智库群体的存在。中国智库要想在国际话语权体系中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仅仅依靠一次两次的“集天下之智为我所用”,还远远不够。(记者 俞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3: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