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苹果之城”的首都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0 11: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照片为阿拉木图潘菲诺夫公园内的纪念碑及长明火(人民日报记者 陈志新摄)

  “阿拉木图是一座梦想之城,每一位阿拉木图人都为这座城市而骄傲。”奥玛莎谈起自己的故乡,话语里充满着自豪之情。

  阿拉木图在哈语里为“苹果”之意。“苹果之城”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天山北麓,始建于1854年,在1997年12月以前一直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城市三面环山,气候舒爽宜人,自然风景秀丽。市内绿树成荫,绿化面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一半以上。

  谈起迁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阿拉木图市城市建设与规划局副局长日纳特说,“迁都的确给城市定位与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国家财政支持的大幅缩减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经过艰苦的调整,阿拉木图逐渐明晰了新的发展坐标。2005年,阿拉木图正式出台了《2020年前阿拉木图发展总规划》,确定要将阿拉木图建设成为集科研学术、文化旅游以及中亚地区金融中心为一身的现代化都市。

  今年35岁的努斯兰是土生土长的阿拉木图人。谈起阿拉木图的变化,他说:“阿拉木图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了。一座座高楼以及配套设施完备的居民小区不断涌现,外资银行、商贸中心等机构越来越多。”

  阿利法拉比大街是位于阿拉木图南部、横贯城市东西的一条主干道。如今在这条大街的两旁,作为中亚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配套设施,以“努尔雷套”商务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部分外资银行及企业已经进驻其中。日纳特说,那里将成为阿拉木图的“金融街”。

  在10余年间,阿拉木图新建了多所学校和幼儿园,修建了15座大型立交桥,修缮了市内30多处历史文化建筑。为了建设绿色花园城市,阿拉木图每年新增种植3万多株绿植。


  明年,阿拉木图地铁一期工程将全部建成通车,未来还规划建设城市轻轨,以方便居民出行。日纳特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发达的金融商贸机构、便利的地铁轻轨交通将成为阿拉木图的新地标,阿拉木图“城市名片”将增添新的元素。

  10多年来,大部分阿拉木图人坦然接受了迁都现实,但在一部分阿拉木图人的话语里仍能感觉到对过去“首都”生活的留恋。在阿拉木图人的心里,迁都使自己的城市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但阿拉木图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文底蕴方面的优势是难以替代的。

  在与阿拉木图人接触过程中,听到对阿拉木图最多的称谓就是“南都”。记者在冬天每次去新都阿斯塔纳出差前,小区的门卫总会“友善”地提醒记者注意保暖,因为“阿斯塔纳的大雪能把整辆汽车埋上”。阿拉木图人对自己城市的骄傲与热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直至今日,许多随同国家机关迁往新首都阿斯塔纳的政府官员,仍固执地将家留在阿拉木图,每周辛苦地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 (责任编辑:佟胜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1:51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