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陆空"间观"晴雨":运输一线传递的经济运行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0 09: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林红梅、齐中熙、王敏)国民经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必然规律是,经济繁荣时,对运输的需求必然旺盛,反之则减缓。透过今年以来我国海、陆、空运输的时时变化,可以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阴晴冷暖”。
    一季度时,铁路货运降幅一度达到6.3%。“近两个月来,铁路货运已呈现回升态势。5月份货运完成27805万吨,环比日均增加7万吨。6月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状况继续好转,货运完成2735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环比日均增加10万吨、增长1.1%。”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5月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约1.47亿吨,同比增长4.3%,是今年以来第一个实现同比增长的月份,尤其是进入迎峰度夏以来,全国发电量持续回升,电煤消耗持续增加。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电力、制造业正逐步复苏。
    从煤炭运输一线到货车制造行业,铁路运输的回暖让相关企业感同身受。“前5个月,铁道部货车几乎就没有招标,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铁道部6月份已启动了15000辆货车的招标。”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殿国告诉记者。
    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货物的桥头堡。与铁路战线形成呼应,我国港口运输生产在经过了快速下滑和止跌企稳后,目前已开始呈现稳步正增长。在青岛港铁矿石码头,记者看到,为了让前来停靠的矿船减少在海面上排队,干部职工们连日来正日夜加班加点。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6月份,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8亿吨,同比增长7.2%,一些主要生产指标好于预期。
    “矿石、煤炭等初级原材料运输指标的回升表明,国内经济对大宗货物需求持续回暖。由此可看出,国家采取的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初见成效。”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认为。
    客运的兴衰折射着全社会人员经济社会交往的多少,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关系,是最为敏感的行业。在货物运输回暖的同时,旅客运输上半年也呈现增长态势。
    上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共完成75031万人次,同比增长5.1%;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突破1.1亿人次,增长16.4%;公路客运客流量同比上升了6%到8%。
    “这显示了我国人员交流渐趋活跃,也说明我们的经济景气度在逐步上升,已初见‘晴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健说。

    “但同时必须看到,交通运输业距离真正的‘阳光灿烂’尚有差距,这显示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他认为。
    事实情况也佐证这一判断。今年以来,全国铁路货运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以我国煤炭运输最为繁忙的大秦铁路为例,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2%。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近日表示,7月1日起实施铁路新运行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当前运输形势的变化,坚持以客补货,努力实现增运增收。
    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以高附加值货物为主,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经汽车运输到港口,装成集装箱后,再出口。交通运输部初步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公路货运同比下降12%。
    “我国生产的玩具、服装等,90%以上通过远洋集装箱运输出口国外。但上半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现两位数负增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张守国说:“这反映出,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责任编辑: 徐 朋 )

 新华视频 >>


热比娅成网上笑柄

新疆旅游业逐步恢复


陈好获奖引争议

蔡振华解"养狼计划"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西安菜商2300万元建物流中心 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
昆交集团武定运输公司车辆全部恢复正常营运
常州350万吨钢材物流基地一期投运
我国A级物流企业超过500家
物流走廊便利化增大中国边境禁毒压力
新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图片精选 >>


   · 美客机空中惊现洞孔
· 郭德纲刘仪伟当街争"片酬"
· 杰克逊死因调查仍在继续


   · “史上最强壮男童”
· 72岁美国影星娶27岁继孙女
· 巨兔体长欲冲击世界记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6: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