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中民俗艺术质朴感人 台艺术家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6 17:4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舞蹈家曾照熏教授情不自禁的翩翩起舞。(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凝固的古老建筑艺术与来自宝岛舞蹈艺术家飘逸的优美舞姿,构成美妙的图画。(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参加“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的台湾文化界人士中,不乏台湾著名艺术家。15日,两岸文化界人士来到座落在长安著名风景区南五台山脚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领略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代表之一的关中民俗艺术,台湾的艺术家们深深地为这些纯朴而精湛的民俗艺术所陶醉。

  


关中民间艺术家演出皮影《桃花往事》。(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关中民间艺术家的表演征服了台湾文化界人士。(中国台湾网 芜同 摄)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建设规模493亩,以明、清园林为主体,建设有民俗文物展览区、古镇游览区、关中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其中40个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厅、展廊、戏楼等,让前往参观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感受到了难以抵挡的艺术魄力。


  走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犹如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了明、清时代。在一个个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大宅门”里,感受着一个世纪前的气息,体会着前人的生活习俗,让人恍如隔世。

  来自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的曾照熏教授,情不自禁的在一所古宅院里翩翩起舞,凝固的古老建筑艺术与来自宝岛舞蹈艺术家飘逸的优美舞姿,相映相辉,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

  在走进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后,一座露天雕花戏台呈现在两岸文化界人士面前。这是关中民俗博物院特别为两岸文化界人士安排的原生态“华州老腔”演出,这流传于陕西民间的曲调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以其唱腔激昂、铿锵有力著称,被誉为梆子以的鼻祖。来自台湾的文化界人士中多位从事音乐与戏剧工作的艺术家,包括早年曾赴意大利学习西洋歌剧并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金奖的歌唱家,都被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乐器和质朴、淳厚的唱腔所感染。在台湾研究戏剧卓有成就台湾大学荣誉教授曾永义感慨地说,他们这是在用生命来表演啊。

  正当人们还没有从激昂的“老腔”的陶醉中回过神来,舞台上的民间艺术家们又给两岸文化界人士一个惊喜,他们竟在戏台上表演起了陕西特有的“碗碗腔”皮影戏,只见戏台上的皮影戏小戏台两旁书写着对子: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相对于“老腔”的奔放激昂,“碗碗腔”细腻委婉与雄伟豪迈刚柔并济,根据唐朝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诗”改编的唱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台湾艺术家听得如醉如痴。

  转眼参观的时间已经过了,当台湾艺术家离开时,仍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1:51 , Processed in 0.546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