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行文章建议灵活调整利率 货币政策渐现微调倾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4 18: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行课题文章提出,继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灵活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昨日(7月13日)发表课题文章(下称《课题》)指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尚存,应继续保持财政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课题组还建议,央行应根据银行业盈利状况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
    这一观点和当前官方的言论一致,显示央行未来将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但可能根据宏观经济总体情况对政策进行微调。
    ● 近忧通缩 远虑通胀 央行课题组还指出,目前我国通货紧缩风险有所降低,但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带来的物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继续坚持“双松”政策是必须的。
    持“通缩论”观点的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我国目前处于增长型衰退和通缩并存时期。“经济学认为, GDP(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定义为经济衰退;价格总水平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则定义为通缩。因此,我国目前正处于通缩状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当时。”不过,张永军认为,剔除季节因素,消费价格已连续3个月上升,加上货币供应到价格变化有滞后期,因此未来通胀压力可能增大。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表示,6月以后,CPI和PPI的翘尾因素会明显减弱,新涨价因素正在不断累积。
    ● 货币政策 风险显现 一改以往信贷数据发放惯例,央行7月8日提前公布6月信贷数据,并在同日宣布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并一反常态将公告措辞由此前的“最高发行量”修改为“最低发行量”。刘煜辉认为:“这或许代表央行在该问题上已显露出倾向性意见。”
    事实上,上半年的7.3万亿元信贷一直伴随着质疑和担忧,对此,央行课题组昨日建议,继续保持财政对经济的刺激力度,积极引导投资结构优化。同时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节奏,有效解决信贷结构性问题。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促进信贷稳定增长,避免信贷投放忽松忽紧增加宏观不确定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优化投资信贷结构,避免加剧产能过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作用。同时,央行应根据银行业盈利状况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此外,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对于本周即将出炉的宏观数据,目前普遍预测二季度我国GDP增长有望达8%,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刘煜辉说:“大量信贷没有有效变为企业的采购、订单和利润,私人投资没有投向工业制造业。在这种格局下,一旦政府项目力度放缓,私人投资补充不上去,经济增长就会放缓。”这也印证了央行的担忧:随着我国财政压力逐渐加大,中央政府再出台政策直接拉动基建投资的频率和幅度会受到更多的制约。刘煜辉建议当机立断压缩新开工项目,否则明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信贷压力。“政府项目如果后续不提供信贷,那么工程将坏掉,银行的呆账坏账也将大幅上升。如果银行信贷冲动控制不下来,我甚至建议重启过去对信贷月度和季度的规模控制,以避免未来更大的损失。”刘煜辉说。但张永军则反对过早“刹车”。理由是,出口和经济增长率今年依然较低,现在进行投资项目“刹车”,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反弹,因此“刹车”不宜过早。记者 李画
    热点聚焦:
    “双政策”的三个关键--资金角度看经济
    贷款过高引发央行微调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三大挑战


(责任编辑: 李春 )

 新华视频 >>


乌鲁木齐恢复正常

揭热比娅真面目


7月13日《新闻联播》

流氓犯变身粮食局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巴曙松:货币政策主基调不变
宽松货币政策将更侧重“适度”
贷款过高引发央行微调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三大挑战
货币政策正式开始“微调”
世界经济当心印钞大赛 产能过剩是症结

 图片精选 >>


   · 火牛陷阵
· 加利奇尼克的传统婚礼
· 摄影师拍到泡泡破裂的瞬间


   · 李湘身怀六甲与老公逛街
· 韩国小姐选拔大赛群芳争艳
· 北科大男生抢劫校内银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2: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