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投收购加拿大矿企 油企巨头再掀收购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7 11:3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五,中国投资公司宣布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泰科17.2%的股份。就在中投宣布此消息的当天,西方媒体报道称,中石油(15.06,-0.03,-0.20%)计划以1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阿根廷石油资产;此前,中石化刚刚宣布以近7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石油公司Addax。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热情不减,而且在近期掀起了收购海外资源的小高潮。目前,中国应该利用整个国际资产价格较低的机遇,“把部分外汇储备逐步变成我们所需要的石油、矿产等硬资产”。
  泰科深陷债务危机
  据加拿大通讯社报道,总部设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泰科矿业股份7月3日宣布交易后,在其他资源股普遍下挫的同时,在多伦多上市的泰科B股价格当天逆市上涨了8%,达到19.99加元/股。
  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4日的报道,泰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铜矿、铁矿、煤矿和锌矿开采的公司,这家公司近年来陷入严重财务困境。去年7月,泰科进行了一桩被认为得不偿失、总价值高达14亿加元的并购,此前就已欠下美国各银行多达98亿美元以上的债务。泰科公司在多伦多证交所的股价,也在一年内由40.24加元跌至不到18加元,这迫使该公司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找财源来解决债务危机。
  报道称,泰科公司上个月刚刚出售了其在卑诗省水电公司瓦内塔水电站工程项目中1/3的股权,价值8.52亿加元,并转让了其在美国的部分金矿业务,价值7亿美元;该公司还解雇了部分员工,并计划关闭6家煤矿,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善糟糕的财务状况。
  加拿大人反响不一
  加拿大《环球邮报》4日的报道称,由于财务原因,早在去年5月份,泰科公司总裁唐·林赛就动身前往中国,游说可能的“大投资者”。林赛称,他之所以选择中投,而非报价更高的一些其他矿业公司,首先是因为中国对矿产品需求量大,投资有保证;其次,中投承诺只作“被动投资者”,不追求进入董事会,而这“最符合泰科的利益”。《多伦多星报》4日的报道称,泰科在确认交易成功后,已宣布取消关闭6家煤矿的决定,相反,它宣称将大幅度增产煤炭,以满足潜在中国客户的需求。
  《环球时报》记者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网站的互动栏中发现,加网民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这笔交易将有助于保住加拿大人的就业机会;也有人认为,此举和“几十年前日本有钱人大举入侵”没有什么两样,且中国资本会带来更多中国工人,届时加拿大人同样会丢失饭碗。
  根据加拿大国外投资规则,由于并未掌握公司控股权,这一交易无需加拿大政府批准。多伦多某投资公司分析师戴维森说,他不认为中投公司的这一交易会在加拿大面临着管理方面的障碍,因为这只涉及到公司的部分股份。加拿大丰业银行旗下丰业资本4日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对中投来说,这是参与到必将上涨的商品市场中去的一个好机会。”丰业资本指出,这是中投在加拿大公司中的“首次重大投资”。

  外媒称中国转向硬资产
  《环球邮报》4日的评论称,尽管经历了中铝入股力拓的失败,但中国商务部在7月初的一份声明中,仍然坚持被称为“走出去”的海外投资战略。报道表示,在过去的8个月中,中国企业已经在海外资源收购中砸下了数十亿美元,收购遍布西非和伊拉克的油田,以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铁矿山。“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买主,中国正以收购资源寻求投资多元化。此前,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环球邮报》还援引一名市场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它目前正从美国国债转向海外硬资产。泰科收购就是这一转变的一部分。”
  美联社7月4日评论称,中国一直在积极收购大宗商品公司,或者寻求投资。在石油工业领域,中国的公司成为最活跃的交易商,中国正利用低油价的好时机满足能源需求。美国market watch网站4日则评论称,这笔交易显示,中国对收购资源型公司有着浓厚兴趣。中国经济迅速增长,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支撑这种发展势头,而中投公司与泰科的交易符合中国公司购买外国资源的模式。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时候考虑如何处理手中的外汇储备了:减持美国国债,逐步把它变成硬资产。不过,和振伟称:“国际上对国字头企业出去购买资源资产有抵触情绪,如果靠大的国有公司进行并购遇到阻力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采用基金的方式,包括私募基金和民间投资,这种基金的并购可以避免国外对中国政府直接介入的指责。但是需要一个专家型的队伍来运作这种基金,以综合评估各种风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05: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