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龙江铁力市提前将大桥坍塌事故定性遭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北京电视台《新闻晚高峰》
  据新华社电 6月29日,,造成4人死亡,国家和群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记者赴当地采访调查中发现,事故背后的症结在于有关部门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外部监察形同虚设。
  >>当地村民
  旧桥超龄超载服役
  黑龙江铁力市呼兰河坍塌的大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建于1973年的双曲拱桥,另一部分为1996年哈伊公路升级改造时加宽的T形梁桥,新旧桥两部分为分离式结构。黑龙江省公路管理局养护处处长季景满说,双曲拱桥和T形梁桥在设计和建造工艺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旧桥的承载能力和新桥根本没法比。”

  此次坍塌的正是旧桥。事故发生地满江红村的村民反映,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然而,直到2007年黑龙江省公路局危桥办才对旧桥部分进行维修加固。“维修人员并没有对桥墩怎么加固,而是简单修了修桥面,这么修桥,不出事才怪。”
  一位铁力市民说,两桥建造时间相差23年,而且设计负荷能力相差悬殊,建造技术也不同,却同样承担伊春至哈尔滨222国道通行的车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桥的两侧只看到了限速40公里的标识,却没有看见任何限重标识。
  满江红村一位康姓村民告诉记者,旧桥刚建的时候,孩子们见到4吨重的卡车都追上去围观,现在在桥上跑的车比那4吨重的卡车大了好多倍。“多重的车辆都一律通行,桥哪能不塌呢?”
  另一位村民说,旧桥坍塌前就出现了裂缝,有时载重车一过桥轰轰地颤,让人感到害怕。
  记者采访到的村民纷纷质疑,这座危桥,本应及早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可为什么偏偏没人管呢?
  >>铁力市政府
  事故原因“早产”
  当地百姓反映,呼兰大桥坍塌前,旧桥的桥墩就出现了倾斜。对此,季景满说:“百姓根本就不懂,从桥墩上钢筋弯曲的情况看,应该是桥面倒塌把桥墩带倾斜的。”
  黑龙江交通厅副厅级巡视员李伦介绍,6月30日,交通厅的专家对未塌桥梁能否继续使用进行了鉴定,没有对桥梁坍塌原因进行鉴定。专家认为新桥可以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目前专家已撤离了铁力。对于事故原因,将由伊春市组成调查组调查。
  伊春市副市长马建路说,目前已组成了由市安监局、工会、公安、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当记者问及是否请桥梁专家到场调查时,马建路表示“现在还没请,到时会请专家到场参加调查”。
  就在专家尚未到场的情况下,铁力市政府部门已经对大桥坍塌原因作出了结论——“可能是一辆载重车严重超载,首先把桥梁压塌了。”
  事故当天14时,铁力市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铁力西大桥压塌事故新闻发布会”。现场有媒体提出质疑:“在打捞工作正在进行,尚无法确定坠桥车辆状况及负载重量时就认定为‘压塌’,有何依据?”铁力市副市长、新闻发言人李庆生说:“表面上看来是被压塌的。”记者又问,“压塌”是调查组认定的还是铁力市认定的?李庆生表示“不是调查组认定的”。现场记者一片哗然。
  铁力市民曹女士说,有关部门提前将大桥垮塌的原因定为“压塌”,并在当地媒体上公布,“让人觉得可笑,是一种没调查出结果就逃避责任的表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6: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